馬車上,夏秉良給夏懷瑾展示自己設計的詩燈圖,一張一張各有特色。
“這麼複雜的結構,小良兒能夠做得出來嗎?”安容華表示懷疑。
“當然,只要你別幫倒忙。”
“你別到時候哭著喊著求我幫你做燈。
書院內外,各官家馬車停得緊羅密佈,幾人便下了馬車,走入其中。
夏懷瑾從未涉足過書院一步,今日乃是第一次現身。
“秉良,還有上次請客的美人兒小姐姐!”夏秉良的同窗上來打招呼道,“這位是?”
“我父王。”夏秉良心裡說不出的驕傲喜悅。
“瑾王爺好。”同窗作揖有禮道。
“無需多禮。”夏懷瑾初次來到竟有一分不自在。
“秉良你真好,你父王百忙之中還會來陪你參加詩燈大會,寓教於樂。”
詩燈大會的目的是弘揚文化,娛樂學子,促進感情。在空闊大院,一張張桌子擺好,筆墨紙硯,材料工具皆一應俱全,可以自選位置製作詩燈。
“如今的皇家書院真是越來越有趣了。”安容華不禁感嘆。
夏秉良迫不及待動起手來,他可是為了這詩燈會能夠大展拳腳,特地向製作燈籠的師傅請教過做法和技巧。
安容華驚喜見夏秉良扎燈的手法十分流暢,他確是個任何事都認真對待的孩子。
“不錯啊!”安容華不吝惜誇獎一句。
“世子當然厲害了!”向古一激動把燈籠紙剪岔了。
“笨手笨腳的,我來!”安容華把向古推過去做化漿糊的活。
“你父王去哪兒了?”安容華四下一張望。
“父王去向太傅請教了。”
“是去了解你小子在書院裡有沒有認真用功吧。”安容華一語中的。
“我自然是很認真,很用功的。”
各家陸續開始制燈,大多數的達官貴人家的子弟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公子哥。做燈這種粗使活都讓帶來的下人幹,他們頂多寫寫詩,作作畫,有一些不學無術的,便重在參與。
夏秉良設計的燈樣一盞盞地呈現,形狀有方圓長短,亦有別致的塔樓形狀,多角造型,花盤樣式……
安容華妥善地打著下手,忽然一群學生起鬨,擁著一個年輕害羞的男孩便圍了過來。
“谷女,這個送給你!”他有幾分緊張,遞上一個精緻的小彩燈。
“送我!”安容華一時糊塗了。
“當日一面,我,我便對你一見傾心,自那以後,思之如狂,不能自己!”
一群人忽的起鬨,安容華心情雖是寵辱不驚,卻還是開心得笑了,她本已接受蒼老,卻有幸得以再次經歷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又有少年喜悅。
向古的表情要多誇張有多誇張,夏秉良卻只是靜靜地望著安容華。
“你可是喜歡我了?”安容華異常平靜不羞。
“是。”他回道。
“你可是覺得我花容月貌,美豔無雙?”安容華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