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魚躍本以為蘇晴的調查進展會遭受到很大的阻礙。
可他沒想到事情發展的遠比他想象中的要快很多,陳魚躍才剛下班,就被蘇晴叫到了刑警隊。
蘇晴已經找到了這些失蹤女孩的共同特點,她們都想成為明星,這其中有不少女孩已經是稍微有一點名氣的網紅,她們的共同職業特點也很清晰,直播和小影片為主。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說,想要聯絡到這些女孩並不難。
說真的,現在所謂的網紅很明顯的分為兩類,一類肯定是有他存在的社會價值,出於娛樂休閒的目的,他們還是給普通人帶來了不少的歡樂和消遣。
但還有另外一類就是典型的毒瘤。
這類毒瘤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沒有底線,所有的行為就是要讓自己博得關注。
畢竟這是一個“流量”的年代,只要有流量就能賺錢,這一點不只是放在明星的身上,放在普通人身上也是一樣的。
無下限的博眼球是很多人成為網紅的一條捷徑。
在這個所有人搞個直播或者小影片就可以說自己是網紅的年代,被毀掉的往往是心智還不夠成熟的小孩。
很多時候大多數的人們說起網紅時候如何定義一個網紅有多紅?
如何給那些網紅分檔次?
過夜一萬。
過夜兩萬。
或者是過夜八萬。
這就是小網紅和大網紅之間的差距。
想想當年紅極一時的“包小姐”這類小廣告和小卡片,難道和現如今這類毒瘤網紅有區別嗎?
說白了都是出來賣的,只不過給自己掛個網紅的名銜之後就能多值幾個錢罷了。說白了,在那類毒瘤的眼裡,網紅就是一個金邊,只要給自己鑲上這金邊兒,就能賣一個好價格。
蘇晴調查的這些女孩幾乎全部都是這一類。
她也搞不明白這個職業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入手調查了一下才發現,原來做網紅就是很low的夜店音樂加上拖拉機一樣的節奏,再加上一個大嗓門,就能做直播,而且很多歌詞特別低俗。
這樣往往需要很好的運氣和推廣才能得到成功。
所以有些做這一行的女孩就為了成名開始了自己不折手段的行為。
各種露,各種無恥行為都出現了。
記得人民日報報道過一篇文章,三年級的小學生面對長大之後想做什麼的問題,回答是想做網紅。
以前的孩子都想做什麼科學家,宇航員,普通點也想做個警察教師之類的吧,至少想成為的人都是對社會有價值的人。
可現在不一樣了。
網紅的標籤很直白,大長腿,大胸,蛇精臉,有腦殘粉,能賺錢快……
不得不說,隨著網際網路從文字時代到圖文時代,再到現在的寬頻時代,透過直播和新聞事件甚至推手等發展成名的網路紅人越來越多,爆發式發展帶來的亂象也越來越多。
網路直播平臺這些年惹出來的亂子還少嗎?
涉黃涉低俗的情況簡直每天都在發生,要知道這種影響可是透過網際網路傳播的,堪稱精神上的巨大汙染,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影響遠比那些被查封的桑拿、按摩、洗頭房這類地方更嚴重。
直播造人的,直播飆車的,直播塗抹風油精,還直播黃鱔的,甚至現在直播去計程車裡,公園裡,大街上勾引陌生人的……五花八門,層出不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