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太宗,真宗對帶兵在外的將領有著一定程度的信任;能夠授予主帥充分的戰爭指揮權。
裴村之役中,作為都部署的傅潛鎮守定州,卻堅持“堅壁清野”的戰術;諸將勇於請戰者皆遭其垢罵,朝廷屢次催令他出師和諸路兵會合迎敵,他也置之不理。
甚至真宗冒險親巡,也沒有改變他的不出戰策略;而坐視友軍苦戰陷敵。
宋真宗第一次親征後,河北前線宋遼兩軍打打停停;兩軍各有勝負。
持續不斷的蘑菇戰局,使性情本來懦弱宋真宗對遼軍產生了畏懼心態;楊延昭千里返回京城告急,趙恆心中那面沒底的鼓便就敲得“咚咚咚”震響。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是南唐後主李煜的詩,李煜當年被老趙老三羈押在汴梁;一開始還被待見,可後來老趙老三對李煜的夫人發起攻勢;殘暴地佔有了人家的身體,小周後回到李煜跟前總是哭哭啼啼。
小周後可是李煜的摯愛,她是大周后的妹妹;為了得到李煜把她姐姐大周后也給氣死了,可是老趙老三竟然奪了李煜之愛。
李煜也是男人,可是他失去了江山成為老趙老三的階下囚;只能陪著小周後默默流淚。
這樣的情景跟老趙老三的子孫徽宗趙佶別無二致,金兵押解著宋徽宗返回北方時欺負趙佶和趙桓的妻妾;徽宗、欽宗跟李煜一樣的德行只能敢怒而不敢言。
歷史竟然如此的相似,祖宗的惡行在子孫手中得到報應。
老趙老三是流氓皇帝,不單單侵犯了小周後;後蜀主孟昶的貴妃花蕊夫人他也親來過,但遭到兄長趙匡胤一頓臭罵。
可能是趙匡胤臭罵的緣故,老趙老三才製造“燭光斧影”;血腥奪權的場面一直在趙恆腦海中閃現。
然而“金匱之盟”的出現,使老趙老三名正言順地登上皇帝寶座;那是由於有一個狗一樣的宰相趙普幫忙。
宰相趙普其實不是趙家本族人人,趙恆的老家在河北涿州;那裡現在還是遼國人的地盤。
趙普老家在冀州,按後世行政區域劃分:涿州屬於河北省,冀州屬於天津市,兩者相距不遠但還是有一段距離。
燕趙自古多刺客,譬如刺殺秦始皇的壯士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至今盛行;趙普本來要給老趙老三做刺客,可他來了個文斷而非武刺,弄來一個匣匣子說皇太后臨終時留下來的;叫什麼“兄終弟及的金匱之盟”。
老趙老三刺殺兄長趙匡胤時趙恆已經九歲,似乎知道其中的因由;可他性情懦弱;只能在心中說那個匣匣子是假的,但“金匱之盟”不禁讓老趙老三坐上皇位;趙恆也沾了光,他得感激“金匱之盟”。
然而老趙老三把李煜弄死了,老趙老三弄死李煜的原因不問自明;就是小周後被強暴後李煜吟了一首破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這不是沒事找事嗎?人家老趙老三是皇上,把你老婆弄了就弄了算個鳥;你亂吟的毛詞……趙恆以前這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