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拱明漲得滿臉通紅,以他的見識和學識哪裡辯駁得過黃漢這個後世的大學生今世計程車子。
他喃喃道:“難道不分青紅皂白見人就殺才是解決山陝流民的唯一辦法?這好像不對啊!”
黃漢笑道:“確實不對,因此諸位要懂得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道理,你們不去那些無計可施的地方,自然就不會自尋煩惱。”
秦拱明洩氣了,鬱悶道:“說一千道一萬,東平侯的意思還是讓我等在四川待著,不可以前往山陝、河南對不對?”
“不那麼絕對,因為除了大屠殺還有第二個辦法,就是軍隊攜帶大量糧食進兵。
打垮流寇後圈一塊地盤進行軍管,並且要保證能夠讓屯田的老百姓熬得到地裡有了收成才能夠行之有效,只不過存在糧食從何而來的大問題。”
馬祥麟道:“糧食?如今年景不好有餘糧的能有幾家?即便有,他們還要防止荒年,也不肯拿出來啊!”
“所以我認為諸位兄長帶兵剿寇完全是白忙一場,與其讓白桿兵枉死在河南、山陝,還不如守好四川修建水利設施,採取執行軍屯的方法來保障糧食生產。
在能夠獲得餘糧之時,慢慢根據手裡的糧食存量有計劃的佔領一些被流寇禍害的地方,收留流民給予糧食組織他們屯墾。
年復一年進行蠶食,確保拿下一地不僅僅能夠使得屯民溫飽,還能夠有餘糧用於下一次拓土。”
張鳳儀道:“我跟著東平侯這一年,親眼看見‘紅旗軍’就是如此做了而且卓有成效,如今活民幾十萬恐怕都不止。”
馬祥麟長舒一口氣道:“如此說來以後白桿兵的首要任務是堅守四川儘可能多獲取糧食,哪怕河南、山陝殺得血流漂杵都要按兵不動。”
黃漢給予肯定答覆道:“對,沒有糧食白桿兵哪兒都不能去,萬一陷入死地,你們恐怕都有可能淪落到殺人而食。”
張鳳儀眉頭一皺,胃裡頓時覺得不舒服,但是她已經看到了幾十萬流離失所的難民,知道黃漢的寓言不是空穴來風。
黃漢接下來話鋒一轉道:“當然,我也不是讓大家抗旨不遵,裝樣子你們總該會吧?
把隊伍慢吞吞拉出去,然後上報朝廷四川又有幾股流寇鬧起來了也是正常,利用後院起火軍心不穩的理由帶兵回川你們真的做不到?”
這是欺君之罪啊!幾個大舅哥都不發一言,秦拱明無比鬱悶,只是埋頭喝酒,沒多久就醉倒了。
晚上張鳳儀和馬祥麟把黃漢的言論一字不漏告訴了母親,秦良玉雖然聽得眉頭緊鎖但是沒有發作。
她長嘆一聲道:“趨利避害,我那女婿是個真小人啊!可是朝堂上諸多自認為坦坦蕩蕩的君子,他們可有黃漢救下幾十萬老百姓的壯舉?大明有此子禍兮福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