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拱明義正言辭道:“白桿兵忠君愛國,天子有召,縱然水裡火裡也得去,何懼捨身赴死?怎麼可以為小家而舍大家?”
黃漢心裡嘆氣,怪不得馬祥麟這個白桿兵主將客死他鄉,最後是在襄陽殉國,如果他帶著人馬留守具備地利、人和的大本營石柱,根本不可能成為悲劇英雄。
還有秦拱明這個二舅哥更加單純得可愛,要不是自己橫空出世影響了歷史,他一直跟隨秦翼明、馬祥麟駐紮在山海關,就會在前年死在跟叛亂的土司激戰。
黃漢繼續耐心開導幾個滿腦子都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這樣的封建教條毒害的大舅哥。
他道:“河南、山陝流寇猖獗不是靠一支能打敢拼的軍隊能夠解決問題,唯有如我這樣苦心經營才能夠遏制流寇蔓延的趨勢,使得情況往好的方向轉變。
你們都看到了山陝、河南赤地千里老百姓易子而食的慘狀,在一個婦女都有可能為了半塊雜糧餅而殺人的情況下,已經不是戰爭而是自相殘殺。
如何改變這一切?我想聽聽依舊堅持出川剿寇的諸位有何高見?”
馬祥麟、秦翼明、秦拱明等等都沉默了,他們一路上殺回四川,確實也忍飢挨餓了,真見到了不少人間慘劇。
過了片刻,秦翼明問道:“東平侯心裡一定有主意,咱們都是自家兄弟同氣連枝,您說說吧,咱們聽您的!”
黃漢清了清嗓子道:“解決河南、山陝流寇屢剿不絕的情況其實不是難題,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算算手裡擁有能夠養活多少人的糧食,留下這部分人能夠吃到糧食的人。
然後把能夠看到的其他人都殺光,因為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已經開始吃人的人再也不會有敬畏,他們都是流寇全部殺掉,而且要斬盡殺絕。
否則這片地方就無法進行屯墾,也沒有人敢屯墾,因為倖存的流寇會來搶糧食,甚至於搶婦女兒童殺了吃肉。”
馬祥麟驚叫起來:“胡扯,如你所言豈不是要殺幾百萬人?咱們不僅僅下不去手,也沒有這個能力做得到。”
張鳳儀拉著馬祥麟笑道:“東平侯最是憐惜升斗小民大家有目共睹,他只是說說罷了,夫君怎麼如此沉不住氣?”
馬祥麟依舊瞪著獨眼瞧著黃漢,氣呼呼道:“他確實救了不是老百姓,但是前前後後也殺了有好幾萬,保不準在沒有糧食的情況下,他真的能夠如此幹。”
黃漢根本別生氣,依舊笑嘻嘻道:
“我剛才講的辦法確實行之有效,而且有人已經驗證過。
天啟年的遼東遭遇糧荒,老奴努爾哈赤為了防止飢民生變就是採取把沒有口糧的所有漢人屠殺殆盡的辦法,建奴恐怕殺了超過百萬遼東漢民這才度過了糧食危機。”
秦翼明道:“老奴兇殘沒人性,咱們如何做得出這等惡事?”
“諸位兄長做不出這樣的舉措,那麼趕去赤地千里的地方幹什麼?
那些地方只要不是已經進入結寨自保如同城池的莊子或者躲藏在縣城州府的人,理論上都是流寇,你們不下手屠殺是準備讓自己的人馬空耗光陰最後也餓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