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記下有什麼用,起居注上要有記載才行。”朱高燧冷哼一聲道。
“起居注?”太監愣了一下,咽口唾沫道:“回陛下,還沒來得及安排舍人做起居注。”
“混賬,沒有起居注,後世子孫如何知道朕的言行,如何引為祖訓。”朱高燧冷冷瞥一眼那太監,“還不快去!”
“是。”那太監只好出去,正好碰見一名官員,便抓住他,將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對方。
那官員原本是個九品的雜官,今日大典被封了禮部尚書,可謂一步登天,總得給皇帝陛下一個面子,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一時間卻又找不到合適的空白書冊,總不能拿張紙就進去吧?那也太不正規了。
還是那太監有辦法,找了本為登基大典所做的禮書,塞到那官員手中。
那官員一看,燙金的皮面,上好的紙張,確實很像樣子,可翻開一看,登時苦著臉道:“這上頭都有字啊!”
“後頭不是還空著。”那太監翻了翻書冊,滿不在乎道。
“就一頁”
“足夠了。”那太監擺了擺手,把那官員推了進去,在他身後嘟囔道:“恐怕這皇帝當到頭,一頁紙還沒用完”
那起居注官員進去時,見朱高燧正在翻看那幾頁太子諭令,便立在一旁,提筆在起居注上寫道,龍鳳元年六月初六,上駐蹕通州行宮,偽太子兵圍之,箭射招降文書入城,多有大逆不道之言。酉時,上用御膳,閱之
寫到這兒,那官員便停下筆,看朱高燧接下來的反應。
只見朱高燧眯著眼,神情難以捉摸,沉吟許久,緩緩道:“召集眾卿家到勤政殿議事。”
那起居注官員抽抽嘴角,腹誹道:什麼勤政殿,不就是府衙的簽押房麼?但也只好提筆記道:上命公卿大臣於勤政殿議之。
太監趕忙讓人去召集公卿,朱高燧起身過去,看一眼那起居注官員道:“朕用膳時的話,記下了嗎?”
“這,為臣未曾聽到。”起居注官員輕聲道。那太監趕緊在他耳邊小聲嘀咕起來,起居注官員趕緊寫道:上命御膳房不得備鰣魚,以為祖制……
片刻之後,朱高燧今日所封的公卿大臣出現在勤政殿中,只是人數比之前少了一半,估計那些人已經逃走了。
朱高燧也不以為意,端坐在龍椅上,接受完眾人的朝拜,把那幾張太子諭令分給他們,讓他們暢所欲言。
那些到現在還能出現的傢伙,除了忠心耿耿之輩,就是十足的官迷!要知道,他們今日之前,最大不過七品,哪有資格上朝?更別說在皇帝面前侃侃而談了。無論哪一種,這會兒自然都會發表看法,就算過過軍機大臣的癮,也是很好的嘛。
起居注官員運筆如飛,將眾人言談記錄下來:兵部尚書張順奏曰:偽太子大逆不道,居然敢懸賞捉拿皇上,當決一死戰。大都督苟三奏曰:願提大軍出城,為陛下出氣。戶部尚書馬玉奏曰:賊兵勢大,不可以卵擊石
群臣競相發言,唾沫四處飛濺,只是苦了那起居注官員,轉眼間就寫滿了一頁紙然後就傻了眼。又不能讓他們停下來,等自己換一本,只好一咬牙,在封皮內面上寫起來
當然他也學乖了,不再記載那些官員的廢話,只等著朱高燧開口。
終於,等所有人噴完了唾沫,朱高燧這才緩緩開口道:“眾卿家忠勇請戰之心可嘉,然同室操戈有違天和,朕不忍見軍民罹難,同意和談”
人家哪說要和談來著?起居注官員不禁腹誹,但也只好提筆記道:上曰:同室操戈有違天和,朕不忍見軍民罹難,同意和談。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n投、,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