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大家受打擊過重,還沒有緩過勁來。沒有人嚷嚷著換將,也沒有人對他喊打喊殺。
“是,元帥。”
“是,元帥。”
……
三三兩兩的回答聲,讓毛奇的臉色愈發難看:“都沒有吃飯麼,一個個有氣無力的,你們自己看看自己,現在還像一個軍人麼?
不就是輸掉了一次戰爭麼,又不是沒有輸過,先輩們都能夠挺過來,憑什麼我們就做不到了!”
沒有人接話,從表情上來看,大多數人都是一臉羞愧,只有極個別無動於衷。
哀莫大於心死。瞭解越多的人,對普魯士越沒有信心。
現在的歐洲格局基本上穩定了下來,普魯士想要翻盤實在是太難了,很多人都已經絕望。
見效果不佳,毛奇無奈的嘆了一口氣。幾句話或許能夠將一個迷糊的人罵醒,但是對本來就清醒的人,就沒有那麼大作用了。
“好了,我不管你們心裡在想什麼。只要穿上了這身軍裝,就必須要履行自己的職責。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我不奢求你們能夠驍勇善戰,能夠在戰場上反敗為勝。
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給敵人可趁之機,保住普魯士最後的本錢,就是對生養你們的國家,最好的回報。”
……
倫敦,普俄接受奧地利調停的訊息傳來,英國政府就仿若陷入了黑雲壓城中。
本傑明首相:“奧地利人要召開維也納和會,普俄都接受了邀請,不列顛的霸權正在受到挑釁,我們必須要採取行動。”
雖然是英法奧三國並立,但是大家預設的老大還是不列顛。這次維也納和會,顯然打破了這種慣例。
倫敦政府沒有能夠調停普俄戰爭,反而讓奧地利人給辦成了,這意味著英國在歐洲大陸的影響力落後了。
如果是別的地區無所謂,大英帝國的世界霸權,也沒有能夠深入每一個區域,丟掉一兩個地方的區域霸權也無妨。
可是歐洲不行,這年頭世界的中心就在歐洲。歐陸霸權和世界霸權之間,僅有一線之隔。
無論是從經濟,還是從軍事上來看,歐洲大陸都超過了全世界其它地區的總和。拿到了歐陸霸權,世界霸權實際上也差不多定了。
英國政府無法容忍這種事情發生,儘管奧地利召開維也納和會不等於拿到歐陸霸權,但這還是打破了不列顛在歐洲大陸的隱性霸主地位。
破壞永遠比建設容易,不列顛在歐洲的地位是透過上百年時間的努力才建立的,現在受到了衝擊,想要恢復過來幾乎是不可能了。
作為世界霸主,英國人拿走了太多的利益。眼饞他們利益的不只是奧地利,只不過震懾於英國人威名,大家都不敢動手。
奧地利開了頭,倫敦政府如果不及時反應,打消其他國家的妄想,接下來他們就要陷入層出不窮的試探與挑釁中,真正的永無寧日。
外交大臣愛德華:“俄國人我們影響不到,柏林政府現在是真的堅持不下去了,讓他們拒絕奧地利的提議根本就不可能。
直接從和會入手瓦解奧地利的計劃已經不現實,只能從其它方面進行反擊。
或許我們可以增加投入,儘快讓北德意志帝國建立起來。斷絕奧地利的中歐帝國夢,應該可以震懾歐洲各國了。”
在此之前,倫敦政府也在策劃北德意志帝國,只不過因為忌憚奧地利的反應,一直都在幕後推手。現在撕破了臉皮,自然不用客氣了。
財政大臣加菲爾德反對道:“要建立北德意志帝國可不容易,大部分德意志邦國都興趣有限,再加上奧地利人可能會從中破壞,成功的機率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