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美國,同樣的事情在全世界很多地方上演。奧地利只是搶先一步開啟門閥,把經濟危機轉移了出去。
緊接著英國人的行動,直接把全世界都拖下了水。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同樣也是全世界商品積壓最嚴重的國家。
英國人資本家為了生存,直接向歐洲大陸傾銷商品。
首先遭殃的就是法國,大量的英國紡織產品以白菜價輸入,巴黎政府再三提高關稅都沒有能夠擋住。
沒有辦法,這次奧地利先動手,向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傾銷商品。等英國人反應過來的時候,市場購買力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
這些國家本來就沒有啥工業,傾銷工業產品也衝擊不到農業經濟,甚至很多人還在為買到便宜貨而慶幸。
歐洲各國就不一樣了,大家的工業都起步了。英國人的商品傾銷,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各國的經濟。沒有什麼好說的,紛紛玩兒起了關稅防火牆。
危機在歐洲大陸擴大化了,包括奧地利在內,誰沒有辦法獨善其身,每天都有大量的企業破產。
在關稅的作用下,大家的國際市場都在急劇萎縮中。殖民帝國還好,至少有殖民地洩洪,能夠緩解危機。
沒有殖民地的國家就慘了,比如說:比利時,這個工業小強就遭到了重創。沒有了海外市場,比利時的工業產能在1868年直接腰斬。
剛剛擺脫獨立的波蘭,也沒有能夠逃過一劫。沒有了俄羅斯帝國這個大市場,波蘭脆弱的工業體系,在第一波衝擊中就倒下了。
就連農產品出口,都沒能逃過一劫。本來受經濟危機影響,國際糧食價格就暴跌。
加上他們自己沒有出海口,增加了關稅成本,直接導致波蘭的農產品喪失了競爭力。
這讓本就矛盾重重的普波關係,變得更加複雜化。波蘭人越發痛恨普魯士王國,對他們農產品加徵關稅。
實際上普魯士王國也是自身難保,根本就顧不上波蘭人。經濟危機爆發後,英國人也沒有放過他們這個小弟。
大量的英國商品席捲而來,普魯士王國脆弱的工業遭到了重創,大量的企業破產,失業人口急劇增加。
工業受到了重創,農業自然要保住了。執政的可是容克貴族,階級的利益必須要首先維護。
普俄戰爭後,普魯士王國獲得了大量的土地,直接由糧食進口國,變成了糧食出口國。
在糧食出口上,普波兩國已經成為了競爭對手。好在大家都是剛剛結束戰爭不久,糧食生產沒有恢復到巔峰時期,之前大家的競爭不算激烈。
這種矛盾,到了1868年秋收,情況就發生了轉變。恰好是經濟危機最猛烈的時期,民眾們購買力下降,國際糧食價格下跌了28%。
歐洲各大糧食出口國都在過苦日子,為了保證自身的利益,容克貴族們主導的柏林政府,不得不用關稅限制波蘭糧食出口。
這也不全怪柏林政府,誰讓波蘭資本家,直接把糧食往普魯士王國內部傾銷呢?
最初兩國政府可是約定了波蘭農場產品不能在普魯士銷售。這種政府之間的約束,顯然無法限制住資本家。
看到普魯士王國糧食價格高,在利益面前,資本家們自然忍不住了。
最初他們只是在運輸的途中,偷偷向沿途的民眾賣一點兒,數量不多也沒有引起大家重視。後來生意越做越大,直到蓋子掩不住了爆發。
利益面前沒有溫情,利益受損的容克貴族們鬧了起來,柏林政府自然知道該站哪邊。在交涉無果後,直接祭出了關稅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