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奧地利又不缺勞動力,不需要這些普通移民。
而奧地利需要的優質移民,不是開玩笑,那些人隨便在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可以過的很滋潤。
阿爾諾就成為了這一政策的受害者,除非是上帝眷顧,不然拿到奧地利國籍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現在奧地利的社會福利非常少,除了義務教育外,阿爾諾倒也沒有感覺到多少區別。
不管怎麼說,在威尼斯的收入要遠遠超過老家。不但能夠讓一家人填飽肚子,還能夠有一些結餘。
碼頭上的伙食還不錯,至少在這個年代而言是如此。黑麵包管夠,並且每天都有肉。
不要誤會,這個肉就是魚。這裡是威尼斯,魚的價格不比黑麵包貴多少,還沒有白麵包價格高。
為了保證工人們的體力,肉食是必不可少的。承包碼頭的資本家們不傻,非常清楚只有工人們有力氣,才能夠給他們賺更多的錢。
表面上來看,碼頭上的搬運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實際上,懂行的人都知道,熟練的勞工可以降低搬運中的損耗率。
不要看著些許損耗率不起眼,這就是碼頭的競爭力。奧地利的港口不少,擁有的碼頭就更多了。
其中大部分碼頭屬於政府所有,在承包給個人的時候,有意進行了拆分,打破了區域壟斷。
如果在某一碼頭上裝卸損失太大,和客戶發生爭執也就罷了,最關鍵的是名聲壞了,後面就沒有船來了。
從這方面來說,阿爾諾是幸運的。這種競爭增加了他們在資本家們眼中的份量,儘管還是那麼微不足道,可是總算沒有把他們當一次性用品。
比如說:基本上做到了按時發放工資,支付了法律規定的加班工資,滿足了國家規定的行業餐飲標準。
……
“阿爾諾,認識那個旗號麼?”
問話的是阿爾諾的同鄉法切爾,剛從老家過來,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
看了看阿爾諾有些羨慕的說:“不認識,看樣子應該是一家貴族的家徽。”
懸掛貴族家徽旗幟的船,通常都是私用船舶,不承接商業運輸,這是土豪貴族的標配。
當然偶爾也要例外的,某些貴族中的另類,在商船上掛自己的家徽也不是沒有。
法切爾感嘆道:“什麼時候,我能夠有這麼一艘船就好了!”
阿爾諾翻了翻白眼,沒有跟著白日做夢。這樣的夢他已經做了很多次,然而什麼用也沒有。
一名西裝革履的中年男子已經上前和船主交涉,如果談好了價格,那麼阿爾諾等人就有活兒幹了。
“尊敬的菲克尼男爵,馬納爾很榮幸為你效勞!”
菲克尼男爵疲憊的點了點頭,吩咐道:“馬納爾,你安排人手把船上的東西都卸下來,然後送到火車站。
威爾,你帶上配合他們工作。我現在要去奧比拉子爵家做客,三天後我們一起返回維也納。”
說完,菲克尼男爵就開始閉目養神。作為最早前往殖民地發現金礦的存在,菲克尼現在也是衣錦還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