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歷史上,這次普丹戰爭拖延的時間長了那麼一點點,也就是說軍費開支增加了那麼五六千萬盾。
理論上,只要拿到了德意志地區民眾幫他們籌集的資金,基本上就可以填上大半的窟窿。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不要說拿到剩下的錢了。現在普魯士王國在各個邦國的使館或者是辦事處,時常都還有討債的民眾騷擾。
面對這些民眾,他們是碰也碰不到、罵也罵不得,講道理人家一口咬定——騙子。
逼不得已,這些工作人員連買菜都不敢去出門,生怕被不明飛行物擊中,生活問題全部由所在國政府解決。
為了轉移民眾的視線,普魯士政府甚至不惜讓步,和巴伐利亞王國一起提出“三國責任內閣”。
沒有想到引起了列強的忌憚,迫於外交壓力,這項計劃剛剛實施就夭折了。
如果說腓特烈威廉四世內心沒有怨氣,那是不可能的。可惜心中有氣他也沒有地方發。
在這系列的措施中,普魯士政府表現的中規中矩,並沒有出現過大的失誤,失敗的責任並不能怪在他們身上。
奧地利、巴伐利亞等國的反應再自然不過了,大家都站在自己的利益上考慮問題,沒有誰欠誰的。
“首相,和英國人借款的事情,進展到了那一步?”腓特烈威廉四世關心的問道
“陛下,向英國人借款恐怕是不行了,他們提出了一個令人無法接受的條件。”首相約瑟夫馮拉多維茨苦笑著回答道
“什麼樣的條件,連談判的餘地都沒有?”腓特烈威廉四世疑惑的問
約瑟夫馮拉多維茨嘆了一口氣說:“英國人要求我們永久退出德意志聯邦!”
“什麼?”腓特烈威廉四世難以置信的問
退出德意志聯邦?如果普魯士王國退出了德意志聯邦,那麼普魯士王國的大國夢就直接破碎了,以他們現在的體量也就是一箇中等國家。
腓特烈威廉四世敢肯定,一旦普魯士退出了德意志聯邦,那麼接下來英國人一定會聯合法俄兩國,逼迫奧地利做出同樣的決定。
到時候剩下的德意志邦國一合併,又是一箇中等國家。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這個新成立的國家進取或許不足,但是自保絕對有餘。
停頓了半響過後,腓特烈威廉四世才反應了過來,隨及說道:“不行,這樣的條件我們絕對不能夠接受,必須要儘快聯絡奧地利政府,想必他們也不願意這麼灰溜溜的離開!”
毫無疑問,腓特烈威廉四世無疑是想歪了,直接認為英國人準備要強制拆分德意志聯邦。
不要看他們時刻想要打破奧地利主導的德意志聯邦,可德意志聯邦真的發生了分裂,最擔心的絕對不會是奧地利。
就算是離開了德意志聯邦,奧地利帝國同樣也是歐洲的大帝國,可是普魯士王國就不行了,他們想要更進一步,就沒有機會了。
首相約瑟夫馮拉多維茨分析道:“陛下,這個問題我們不能急,奧地利人同樣不會放棄德意志地區,我們只要透過一些渠道把訊息洩露給奧地利政府知道就行了。
英國人想歸想,可是真的要把這項計劃變為現實,他們還做不到。
就算是英法俄聯手施壓,只要我們和奧地利不鬆口,他們也無能為力,總不能因為這件事就向我們發動戰爭吧?”
普奧兩國聯合同樣存在著主動權問題,要是普魯士就這麼送上門去了,那不是在聯盟中喪失了主動地位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