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制衡是必須要有的,總參謀部戰爭時期可以指揮全國的軍隊,但是士兵招募、訓練、後勤保障體系,依然在陸海軍部手中。
歷史上德國那種總參謀部直接架空皇帝的事情,弗朗茨可是早有防備的。
除了這些制衡外,宮廷衛隊、維也納的城防軍也都是直接對皇帝負責,陸軍部、總參謀部都沒有指揮權。
……
慕尼黑
原本以為獲得了列強的支援後,巴伐利亞王國就能夠整合德意志地區的小邦國,現實給了馬克西米一世當頭一棒。
大家不願意被奧地利和普魯士吞併,同樣也不會願意被巴伐利亞吞併。平常時期大家的關係好,那是為了抱團取暖,共抗來自普奧的威脅。
這也是普魯士在德意志聯邦中人員差的原因,奧地利的威脅被巴伐利亞隔開了,大家還感受不明顯,作為鄰居普魯士的威脅大家都有切身感受。
“符騰堡也拒絕了我們的拉攏麼?”馬克西米一世皺著眉頭問道
“是的,陛下。”外交大臣乾脆的回答道
符騰堡在德意志聯邦中也算是“大國”了,領土面積僅次於奧地利、普魯士和巴伐利亞。
巴伐利亞王國想要自立門戶,沒有符騰堡的支援是無法做到的。顯然沒有人願意給別人做踏腳石,符騰堡政府也不願意成為巴伐利亞的附庸。
那怕大家只是名義上的合併,實際上符騰堡依然保留了近乎全部的權利,那也不行。
沒有誰是傻子,假如現在德意志邦國全部合併,那麼佔據主導地位的奧地利同樣會保留他們的權利,沒有其他原因就是吞不下去。
同樣,如果是普魯士兼併除奧地利外的小邦國,他們也吞不下去,不得不做出妥協。
現在巴伐利亞王國也是如此,不要看剩下的德意志邦國領土面積不大,實際上幾乎都是經濟發展不錯、人口稠密的地區。
所以當馬克西米一世將優厚的條件丟擲來過後,大家直接就拒絕了。有普奧兩國還在旁邊看著,巴伐利亞是不可能武力威脅他們的。
真以為有了列強的支援,就可以讓大家退讓了?不要忘了普奧還是列強呢,大家都沒有對他們妥協!
不對,普魯士只能算是準列強,空有列強的軍事實力,卻沒有列強的國力。
某種程度上來說,普魯士王國保持一支強大的軍隊,就是害怕被奧地利給兼併了。
如果有的選擇,腓特烈威廉四世也不願意打腫臉充胖子。現在普魯士政府的財政隨時都可能會破產,可是他們的軍費開銷,就從來沒有短少過一分。
暗流已經在巴伐利亞王國內部湧動,奧地利那麼多的德意志交流組織,怎麼可能不發揮作用呢?
巴伐利亞政府想要獨立的訊息,被人傳遞了出去,一場反國家分裂的示威遊行已經在策劃中了。
為了避嫌,負責策劃這次遊行的都是德意志民族主義者,和奧地利相關的組織和個人,都只是在搖旗吶喊。
……
柏林
自從普丹戰爭結束過後,普魯士王國就開起了改革之路。擺在政府面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