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嶺誓死不當膽小鬼,面對哥哥沈小山的激將,他回答得相當乾脆。
“如果媽媽發現了怎麼辦?”小山又問。
“我就說是你讓我去的。”小嶺想都沒想就答道。
小山一聽就往回推他,說:那你回去吧,我自己去。別什麼事兒都往我身上賴。小叛徒!
畢竟是小孩子,見哥哥不想領自己,小嶺“哇”的一聲就哭了。
“憋回去!如果想跟我去也行,到時媽媽要是問起來,就說是你自己非得要去,我是怕你走丟了,才跟著你的。會不會說?”
“會。”
“好。記住嘍,如果你不按這個說,我就不帶你去。”
小嶺抽噎著問:要是媽媽罵我呢?
“罵人又不疼,你怕啥?”
小嶺止住哭聲,又問:要是媽媽打我呢?
小山肯定地說:不能,因為你小,媽媽捨不得打你。
小嶺仍然有些猶豫。
“反正你要是不聽我的,到時開那達慕大會時,我可不領你去看。”
“媽媽說了,開那達慕時她去看,她一定會帶我去。”小嶺沒有立即答應背這個“黑鍋”,還在周旋中。畢竟捱罵、捱打都不是好受的事情。
“好,算你能耐。反正你得記住我說的話,要不然,我和阿斯根都不和你玩兒了。”
要想逼小孩兒就範,一句“不和你玩兒了”比什麼話都管用。小嶺徹底放棄了抗爭,趕緊點頭。
兩個小小的身影順著彎彎曲曲小路,雄赳赳、氣昂昂地向茫茫的草原走去,向著潛在的危險走去……
…………
沈小嶺沒有撒謊,媽媽董靜確實答應要帶他去看那達慕。其實,薩仁臺嘎查裡不管哪一位家長,沒有極特殊的情況都會答應帶孩子一起到草原去看的。於是,一進入夏天,孩子們就開始盼著陶格斯蘇木那達慕大會的召開,就像一進臘月就盼著趕緊過年一樣,迫切地期待。
“那達慕”是蒙古語的叫法,漢語翻譯過來就是“娛樂或遊戲”的意思,是蒙古族群眾喜慶豐收或歡度節日的盛大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