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山、沈小嶺兩位漢族“小搏克手”把火炕當成了草地,當成了展示“武功”的擂臺。即將隆重登場,小選手學著“大搏克手”那樣揮舞雙臂、跳動雙腿轉了兩圈兒,然後近身互相交鋒展開搏鬥。
小兄弟倆在炕上使出真勁摔起了跤,撲通通直響。正在廚房剪豆角絲準備晾乾兒的董靜,聽到響動就進了屋。一見兩兄弟摔得難解難分,氣就不打一處來,馬上返回廚房拎起一個木棍衝進屋來。
董靜大喊:這個淘啊,一會兒這炕都給蹦塌了!看我不把你倆屁股開啟花!你倆就作吧,等作出禍事就老實了!
董靜舉起木棍假裝要打,小哥倆兒早已嘻嘻哈哈跳下了炕。
董靜喊:給我上外頭淘去!這炕上讓你倆弄得烏煙瘴氣的,都快蹦塌了,趕緊滾蛋!
小山和小嶺摟脖抱腰地跑了出去。
董靜又去剪豆角絲。因為是漢族,她在侍弄菜園上很有一套,把小園子經營得綠意盎然。施的都是羊糞,農家肥勁兒足且綠色環保,蔬菜長得又壯又嫩,口感更好、味道更醇。董靜今年特意種了專門晾豆角絲的新品種,成熟快、結角多。她很有經驗,晾豆角絲要在通風處陰乾,不能暴曬,這樣才會讓豆角幹保持住淡綠的顏色,冬天缺少青菜時拿出來或燉或炒,既好吃又有營養。
好了傷疤忘了疼。小山和小嶺撿起玉米秸稈當兵器,兩人又比起武來,比著比著就進了廚房,弄得塵土飛揚的。
董靜一邊用手揮著灰塵,一邊說:小祖宗,你倆出去玩兒吧,不然你託婭姑姑送咱的奶豆腐我就不給你倆吃了。
董靜實在沒辦法,只能用好吃的來要挾兩個“小吃貨”。
沒想到此招兒根本不靈,小山說:不給拉倒,反正我在阿斯根家能吃到。
董靜:行,你就和我對付吧。你倆把秸稈兒扔了,找阿斯根玩兒去吧。
小嶺:阿斯根沒在家。
董靜:去哪兒了?
小山:去牧點了。昨天我倆都去找了,他就不在。
董靜自言自語道:怪不得這兩天沒見著阿斯根來咱家呢。這個馬託婭,牧點那麼遠,領個孩子多遭罪啊。
小嶺鬼鬼祟祟跑過去偷拿放在廚房櫃子裡的奶豆腐,卻被媽媽發現,打了他的手,訓斥:叫你偷!
“媽,小嶺在阿斯根家也偷奶豆腐吃。”小山為了討好媽媽開始揭發弟弟。
“你還吃人家的餡餅了呢,你最饞。”小嶺並不示弱,開始告哥哥的狀。
小山:那是託婭姑姑給的,讓咱倆上飯桌吃的。
董靜:誰也別說誰,人家好吃的你倆可沒少造。等咱家豆角絲兒晾好嘍,記著給人家多拿點兒。
…………
小山和小嶺躲在院子牆角的陰涼裡開始密謀。原來,這兩個小傢伙還是有些玩兒心不改,想再去偵察偵察阿斯根是不是回來了。
自然還是小嶺打前鋒,小山做後盾。
小嶺先溜出去,小山觀察一番再趁媽媽不注意跑出大門。這之前,董靜已經下了“懿旨”——“你倆哪兒也不能亂跑!不能出院子,不然的話就打折你倆的腿!”沒想到,“母后”的“懿旨”這麼快就被大小“太子”雙雙給否決了。
小兄弟倆拐彎抹角來到阿斯根家的院門口兒,先是探頭探腦地張望,並把從電視學到的“投石問路”這招兒用上了,撿了塊兒小石頭往院裡扔去。
“噹啷”,石頭打在了給馬飲水的桶上,院裡並沒有“西日”的叫聲。
這一聲響驚動了額爾德木圖,他順著窗戶往外看,發現了兩個鬼鬼祟祟的小身影,笑了,知道是小山和小嶺來找阿斯根玩兒了。他想下地出去和兩個孩子講清楚,但是腿又不方便,走路太費勁兒,和老伴兒娜仁圖雅說了半天,想讓她出去告訴一聲兒,可她愣是沒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