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北莽大軍壓境,中原興亡在此一戰,末將願意做我王麾下馬前卒!”
李長安頷首道,“老將軍免禮,得老將軍相助,北莽必敗。”
胡恭烈旁邊,是兩位中年將軍,兩人的神色極其複雜。既有憂慮,又有些不甘,但更多的是遲疑。
“罪將葉熙真。”
“罪將姚簡。”
李長安不動聲色,嘴角劃過一絲玩味的神色,這兩位是徐驍的義子,是陳芝豹的鐵桿支持者。
原著中,徐驍為了自己死後徐鳳年能坐穩王位,將這兩位對自己赤膽忠心的義子毒殺了。
因為這兩位曾經在徐鳳年遊歷北莽江湖的時候,買兇刺殺過徐鳳年。
不過現在沒有了徐鳳年遊歷北莽的事情,也就沒了這兩位買兇刺殺,陳芝豹也早早被李長安殺死,這兩位和徐鳳年也沒什麼大仇。
這個時候,坐在下首的諸葛亮忍不住怒斥道,“葉熙真、姚簡!”
“你二人也算百戰名將,當年春秋國戰屢有建樹,鎮守北涼十幾年來也未曾有過劣跡。”
“你等拼死拼活是為了什麼,竟然將幽州子民親自送到北莽鐵蹄之下,如今幽州百姓死傷十餘萬,白骨累累,屍積如山!這筆血債,該不該找你們清算!”
“幽州子民將你等敬若神明,你們卻如此喪心病狂,毫無道義,你們於心何忍,良心何安!”
“你們兩個罔顧生民,厚顏無恥的混賬,有何顏面立於人世間!再看看戰死北牢關燕文鸞老將軍,你們還有什麼臉皮跪在這裡!”
聽著諸葛亮的話,葉熙真和姚簡兩人的臉色越來越難堪,激憤之情溢於言表,滿腔憤恨再也無法壓抑。
“唐王殿下,諸葛大人,放棄幽州非我等之願,徐鳳年為了結好北莽,讓北莽先攻打唐王殿下,才將幽州獻給北莽。”
“我等雖然不同意,但是反對最激烈的老臣,全部都被徐鳳年背後的陸地神仙暗殺,我等都是敢怒不敢言。
我們和北莽對峙十餘年,如何能甘心看著他們殺入幽州!”
“聽聞殿下將和北莽決戰,我等趁徐鳳年遠在薊州,帶領心腹北涼三萬餘人,星夜投奔唐王殿下。”
“我二人自知愧對幽州百姓,無顏懇求殿下收留,我們和麾下軍士,願意和北莽大軍拼至最後一人,為燕文鸞老將軍和十餘萬幽州父老報仇雪恨!”
李長安從這兩人的情感值可以看出來,他們對於徐鳳年應該是真的仇恨,對於自己雖然談不上忠誠,但也沒有敵意,這就足夠了,只要和北莽有仇這就足夠了。
“有這樣的想法,也不枉幽州百姓十數年供養,唐莽大戰在即,本王就命你二人為先鋒,希望你們好自為之。”
葉熙真和姚簡旁邊,是一位身著蟒袍的胖子,這位離陽王族的出現,連李長安都覺得好笑。
“離陽淮南王趙英,聽說你將封地獻給本王,自願歸降?”
那胖子納頭便拜,十分誠摯,“唐王殿下天命所歸,奉天承運,如今離陽已亂,唯有殿下能戡亂治世,平定天下……”
諸葛亮直接打斷他道,“和趙炳、徐鳳年相比,我們是距離你封地最近的,所以你才來投奔的吧,說吧帶來了多少人馬?”
對於這位滿嘴奉承的藩王,諸葛亮毫不猶豫的揭穿了他的謊言,他投靠李長安,僅僅是因為封地距離青州最近。
趙英跟趙炳關係一般,就算燕敕王趙炳得了天下,也沒他趙英什麼好處,估計藩王都做不成,搞不好還要被取了性命。
六大藩王之一淮南王趙英坐鎮雄州,素來以循規蹈矩著稱,事事不敢逾越宗室雷池半步,偶有子孫違規被罰,溫文爾雅的他從不出聲。
這人手中有些許兵馬,但是卻無半點實權,也不曾參與春秋國戰,被稱為最無能藩王。
“回諸葛大人,微臣麾下四萬府兵,願意歸降唐王殿下!”
趙家人投降,這件事一點都不意外。天下大亂,趙英沒有自立的能力,又和趙炳不和,距離徐鳳年又那麼遠,除了李長安以外,他沒有更好的選擇。
除了這三位帶兵前來的,還有十幾位一品大宗師,舊南唐第一劍客公孫秀水帶著四個二品弟子來投,舊南唐第一門派南疆龍宮更是舉派搬遷到涼州。
加上西蜀、青州、涼州的徵兵,李長安現在的兵力也達到了五十萬!
但是,考慮各地需要派兵鎮守,能夠投入和北莽決戰的只有四十萬人。在李長安看來,有融合模板的精銳兵種,四十萬軍隊足以徹底消滅北莽的主力。
【你的權勢排名提升至本世界第2!】
【你的財富排名提升至本世界第2!】
這兩項排名的第一,應該都是北方的慕容女帝,不過李長安有信心,這次決戰之後,這兩項的排名應該能提升到第一!這段時間,其他的排名也有所提升,但是目前系統還沒有結算,根據上一世的經驗,等到某一項排名達到第一名,系統應該就會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