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翊沒好氣地看了眾人一眼,隨後道,“墨豐,將活字印刷術的模板加量生產,然後送往工部,著手印刷大計。”
“是,殿下。”墨豐頷首領命,隨後道,“殿下,您看這邊。”
旋即,墨豐將郭天翊帶領到了軍備生產區。
這裡,有郭天翊設計的新型馬鞍,馬鐙,武器等諸多物品。
這個時代的騎兵根本沒有馬鞍,而是在馬背上披一塊簡陋的布,遠不及後世古華夏成熟的軍備。
所以郭天翊命人開始批次製作馬鞍。
同時,還有改良過的軍刀。
加了一些稀有金屬後,已經有了鋼材的影子。
無論是鋒利程度,還是韌性,都得到了極大地提升。
錦衣衛所使用的繡春刀,就是這種新型合金。
比起以前的純鐵大刀好了不知幾凡。
“不錯。”
“這些東西也加緊生產,到時候可以裝備給精銳們使用...”
郭天翊似領導視察一般,對墨豐等人的成果頗為滿意。
這個時代,百花齊鳴,各派人才濟濟。
這些都是自己的成果。
只要知人善用,絕對能讓大奉風華無雙。
不一會。
郭天翊又來到了農具生產區。
古代經濟以農耕為主。
發展農業,改良農業也是必需的。
而郭天翊提供的設計圖紙裡,就有來自古華夏的曲轅犁。
在古代,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定型別的生產工具標誌著一定發展水平的生產力。
古華夏農具的改進以及廣泛採用,對唐朝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唐以前笨重的長直轅犁,迴轉困難,耕地費力。
江南地區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改進前人的發明,創造出了曲轅犁。
大奉的農民同樣如此,都是用著笨重的長直轅犁。
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
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掉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
看著眼前巨大而又結構精妙的曲轅犁,郭天翊輕輕撫摸一下,驚喜道,“立即聯絡戶部,將這玩意批次生產,然後在順天府推廣...”
誰知,這一次墨豐唱起了反調,尷尬道,“殿下,這曲轅犁是好,但是想要推廣開來極度困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