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就是你讓臣所做的印刷術模板...。”
墨豐滿臉的自豪,指著桌上的一些反文字模具,似獻寶般在為郭天翊介紹著。
“不錯,非常不錯。”
郭天翊點點頭,對墨豐等人的成果給予了肯定。
這就是他印象中的活字印刷術模板。
而且墨豐所做的模板,還是非常精細的。
有了這些東西,朝廷就能批次印刷書籍。
在自己記憶中的古華夏,自從蔡倫改良紙的生產以後。
書寫材料從過去用的甲骨、簡牘、金石和縑帛要輕便、經濟多了,但是抄寫書籍還是非常費時費工的。
若是全部由人手工抄寫,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而且人工抄寫容易出錯。
一經塗改,一張紙就廢了。
極為不便。
於是古華夏後來出現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
活字印刷術是古華夏漢族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
它開始於唐朝的雕版印刷術 ,經宋仁宗時代的畢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
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這是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
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籤。
比起西方,早了數百年。
在郭天翊的指導下,這項技術得以出現。
聽到郭天翊的讚賞,墨豐大拍龍屁,“這都是殿下英明神武,殿下您就是神仙轉世....”
“墨大人說得對,殿下您就是神仙轉世...”
“殿下,您是怎麼知道這麼多寶貝的設計理念的?”
“不是說了麼,殿下是神仙轉世,我等凡人怎麼能想到世上還有這般神奇的東西?”
“就是,殿下是神人...”
其餘人也七嘴八舌說了起來。
這些墨家的人,本就對發明家比較崇拜。
再加上郭天翊提供瞭如此多的先進理念,他們更是崇拜得五體投地。
“行了。”
“一個個都油嘴滑舌。”
“本王只是提供理念,真正實踐的是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