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卻沒發現,在靠近田明時,身側也貼近了另外兩騎。
縱使他是後天境,武功不錯,三個回合下來,也便被斬於馬下。
親隨最後的視野,是後方一眾縣令心腹,拿著大包小包趕過來,那裡面是官印、黃冊、文書,代表水陽縣政權歸屬的東西。
不錯,田明是選擇要投降了,在他看來,繼續做無謂的抵抗,反而更加減分。
拿完整的水陽城做獻禮,已經是不可能的事,那他就要儘可能在善後事宜上彌補。
令田明感到驚訝的是,焦圖一個軍將有很強的大局觀,其人沒有接受他的投降,說是等都督親至,這就是少有的政治智慧。
當然,焦圖雖沒有提前受降,卻是給田明全權,協助安北軍安民。
等七月十日下午,周柏率三萬主力趕到水陽城時,迎接著他的便是一個完全安定的城池。
田明按照古禮出城獻降,並且移交一切權力,要多順從有多順從。
這給安北都督府的南征戰略,開了非常好一個頭,軍心振奮。
周柏對田明的表現很滿意,因為他的及時投降,最大限度保全了水陽城元氣,讓安北軍能獲得一個完好的瑞南立足點。
但除了對田明的識趣滿意,他更滿意的是焦圖,這個在朝廷體系中,各方面都不是很顯眼的“降將”,現在正在逐一展現才華。
膽大心細,軍事政治才能都不缺,再有幾番戰功積累,為方面之帥不成問題。
不過立功機會也不能全給一個人,攻打瑞南郡是培養將帥的最佳時機,某些本命不足的手下,或能借此戰改易命數。
於是,周柏進駐水陽後,不顧正在路上的三萬瑞南衙軍,分出兩支偏師,看護側翼。
府軍衛正周平,率本部兩千五百人,取宜城縣;府軍衛正黃景同,率本部兩千五百人,取田臨縣。
兩人都算是中高階軍官,不過他們不是特別突出,乃是靠著資歷積累小功而得衛正之位。
特別是周平,出身周族,是少有從軍能混出名堂的族中子弟,所以其實周柏還是稍稍照顧過。
鄉族鄉黨,通常是新興勢力中,不可避免的重要組成,安北都督府也不例外。
周柏並不打算違背這個歷史常態,說到底,真能不講條件並且一定會支援他到底的,始終是那一小撮人。
兩人都不過是紅命,想再上一層,必須要有突破,這就得靠軍功氣運的澆灌。
……
水陽易主,宜城、田臨兩縣遭到威脅,整個瑞南郡北部地區,幾乎處處告急。
若以沙盤推演表示,那在瑞南郡城以北的廣大地區,代表節度府控制範圍正在肉眼可見的減少。
南征戰事,目前沒有感受到太大壓力,也不需要騎兵護衛中軍。
周柏出於鍛鍊騎兵單獨作戰能力的考慮,決定讓婁晉鵬自主行動。
七月十二日,婁晉鵬等後續軍力接手水陽渡口後,率領兩千騎兵長驅直入,一日賓士數百里,奇襲衙軍糧道,大獲全勝。
叢集作戰成功後,他又把兩千騎兵化整為零,以百人為一隊,襲擾瑞南節度控制的各處關卡要塞。
最狂的一隊騎兵,甚至出現在瑞南城十里處,要不是嚴洛好歹有些本錢,銀蛟騎一直留在手中。
可能這隊騎兵,還真就去城下耀武揚威了。
但即使僅僅出現在城外十里,也是對瑞南節度的威信造成巨大打擊,這開戰才多久,你就讓人家打到家門口,後面還能打下去?
眼看著郡城不太安穩,瑞南郡南部三縣,私下串聯越來越多。
嚴洛把停在半路的三萬衙軍召回,既是穩定局勢,還有他明白,野戰一旦失利,可能直接就是全軍覆沒。
而安北軍這邊,依舊是穩紮穩打,逐步推進。
顧忌正在攻打側翼的偏師,周遠僅僅率兩萬主力前推三百里,控制了瑞南北部的交通樞紐,可以輻射宜城和田臨。
至於周柏,幾天下來除了穩固水陽,就是接見瑞南郡各方勢力代表。
第一戰的結果,已經讓不少豪強遞上投誠書信,他們願意接應“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