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刀張凡,兩個主任當助手,小劉同學也被安排在了三助的位子上。
兒科手術,一般的兒科手術幾乎都沒有二助的。
因為操作空間太小了,今天安排個三助,幾乎就是業務助手了。從頭到尾,她連吸引器都碰不到。
手術檯上,張黑子不會吝嗇,雖然脾氣不好,但絕對不會藏一手。
“兒童心臟不比成年人的心臟,牽拉儘可能的不要有,就算動作再小,對於心肌細胞來說,外來的刺激也會導致心律失常。
而且還是感染存在的情況。
比如這個時候,過心臟瓣膜,就不要用吊線,寧願慢一點,也不要有太大的牽拉……”
兩位主任手術做的極其的難受。
不是因為張凡的態度,而是因為張凡在關鍵點上給予了他們太多太多的方向。
有時候,一句話直接就像是開啟了一個窗戶一樣,他們興奮的都想抓耳撓腮,或者馬上就想上手了。
可惜,張凡黑子是不可能讓他們上手的。
手術有沒有天分?
肯定有,而且分好幾種天分。
有的是絕頂的天才,比如吳老頭,就是這一種,他發明的術式,保持了很多年的患者最小年齡。
但,這種天才最大的麻煩就是他手術方式未必適合其他人。
有時候別說其他人,他自己本人從最高峰朝下走一點,再做找各種術式,都未必能做下來。
這就是所謂的驚才豔豔。
而另一種天分,不光是能弄出新的手術方式,最主要的是,他能改良,能把超難度的手術技術改良,不光能達到治病救人的水準,還能讓普通醫生也能慢慢靠練習和學習把這種手術做下來。
比如裘老爺子,他就是這一種,華國很多的手術,都是他改良的。
而張凡,則具備了兩個老頭共同的優勢!畢竟兩老頭的掛沒有黑子的掛大。
兩老頭的掛最多就是四個二之類的,而黑子的掛則是兩個貓!
一臺手術下來,患兒從萎靡不堪到吱哩哇啦的甩頭晃腦的開始哭奶。
效果特別明顯,而患兒身上的瘢痕,沿著肋骨下緣,就像是一把圓月彎刀一樣。
“孩子小,現在看不出來,不過我建議你們和茶素面板科聯絡一下,最好做一做後期的面板修復工作,畢竟是個女孩子。”
手術做完,海河的兩位主任跟前忙後的,招呼著張凡要吃點海河特色。
“張院,首都那邊打來電話了,詢問您到底能不能參加,他們已經延遲了兩個多小時了。”
“哎,算了,還是去一趟吧,人家都邀請了,不去不合適。”
讓王紅通知一下,張凡和海河這邊的人也聊了幾句。
海河兩個主任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想讓張凡過來給他們站臺。
因為他們覺得,這種手術今天自己好像悟了,如果張凡能多來幾次,他們就能拿下來了。
要是以前,張凡也就答應了。
不過現在,真的不行了。
他太忙了,兩家三甲醫院,他飛刀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尤其是油城這邊的醫院,本來是讓患者去油城醫院,說是和茶素醫院一樣的。
可患者怎麼說,尼瑪我幾千公里都跑了,還在乎這幾百公里?
所以,張黑子他們外科這邊兩地輪換不說,他自己也要兩地輪換。
首都這邊,堅持了好久的部裡領導也不得不開會了。
教材,這個事情每年爭論就不斷。
怎麼說呢,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也沒有十全十美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