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缺需要的是具有純正漢人血統的人來當皇帝,所以在原來的世界軌跡線中,會支援寇仲對抗李世民。
在其看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像是李閥和宇文閥,都具有鮮卑族的血統,而獨孤閥,則是匈奴血統,在宋缺看來,都不能夠成為漢人頭頂上的皇帝。
但是聽到探子報告的訊息,楊廣的政令每一條都切中他心中的癢處,如果楊廣是純正的漢人血統。
就憑這些政令,他宋缺就可以無條件的支援他作為皇帝,奈何楊廣並不是,所以宋缺只能夠道聲可惜了。
不過只是嘆息了一會,宋缺還是開始安排宋閥的動作來,他不只是武道大宗師,更是最出色的軍師,政治謀略家。
簡直就是全能小王子,什麼十全老人在他面前都只是渣。
他知道隨著楊廣的這番動作,必然會引起其他三閥的劇烈動作,所以要求探子要更加註意這三閥的舉動......
而宋閥這邊,則是繼續按兵不動,但是麾下兵士的訓練要更加繁重,並且不再隨意招收流民,必須是自家麾下領地裡面土生土長的百姓。
並且探子這邊也要收集更多的資料,頻繁更新,務必跟緊時代的步伐,否則若是資訊陳舊落後,很可能就會錯失良機了。
畢竟古代的戰爭除了打的是兵力之外,還有就是資訊,畢竟沒有那麼便捷的資訊交流手段,要是資訊一差,就代表著你之前的部署都白費了。
視角轉到太原處,此刻李淵的府邸之中,李淵看著邸報上的訊息,久久沒有回過神來。
等到回過神來之後,又將自己的三個兒子,李建成,李世民以及李元吉都叫了過來,並且將自己手上的邸報給他們一一過目。
等到他們徹底將這個訊息消化之後問道:“對於陛下突然改變,並且做出如此重大的轉變這件事情,你們怎麼看?”
不得不說李淵是一位開明的父親,次子李世民也是今年剛滿十八,三子李元吉還未成年,他都可以問計於他們,聽取他們的意見。
李建成思考了一陣道:“陛下這一手可謂是厲害到了絕巔,堪稱神之一手,一下子就將風雨飄搖的大隋一下子定住了,阻止了他的惡化,並且有了起死回生的氣象。”
說實話,李建成本人和李世民這兩人在才幹上面一直都是不相伯仲的,史書上關於李建成的那些貶低的說法,其實不過是李世民的說法。
畢竟他殺兄囚父本來在大義上面就站不住腳,給了他所有的後代起了一個反面榜樣,告訴他們,原來皇位還可以這樣來。
如果不將李建成塑造成好大喜功,類似於楊廣一般的角色,他怎麼服眾,怎麼堵得住天下悠悠眾口。
但是如果仔細想想也知道,如果李建成真是類似於楊廣,剛從楊廣手上得到天下的李淵怎麼會立他為太子?
況且這個亂世,有才無才一眼就可以看出來,若是無才,李淵怎麼放心李建成獨自領軍,手下的將士又會怎麼看?
因此李建成能夠看出萬青山這一系列事情背後的用意可以說是理所應當了。
“大哥說的沒錯,現在陛下這一手,天下的百姓受苦多年,一下子像是得到了認可和回報,百姓心善,必然會再次給陛下一次機會,那麼那些反叛軍的地位一下子就尷尬了起來。”
李世民看了李建成一眼,補充道。
“是啊,百姓心善,陛下如今幡然悔悟,他們是真的不介意再給陛下一次就會,只要陛下保持這樣的勢頭,不再出昏招,這大隋的江山就丟不了。”李淵感嘆道。
語氣之中滿是感慨,又似乎有些不甘。
此時的李淵對於造反這種事情其實是還沒有下定決心的,還是李世民最後逼了他一把,才讓他在太原舉兵。
現在看到大隋的江山彷彿要起死回生一般,心裡既有一絲激動,又有一絲黯然不甘。
倒是李世民和李建成對視一眼,沒有說話,而李世民也是拉住了想要說些什麼的李元吉,三人一起向李淵告退。
之後魔門,道門,佛門,自收到楊廣性情大變的訊息之後,也是開始了各自的佈置。
畢竟這些勢力這麼多年的努力,豈會因為楊廣的一次突然改變就收斂自己的爪牙。
如果就此停手,那麼這麼多年投入的人力物力豈不是打水漂了......
因此,魔門啟動了自己的一條暗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