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後世大導演李安還專門拍過一部電影《大太監黃安》,主要敘述的就是東廠的建立與黃安這個人,為此還獲得了當年的票房冠軍,李安也因此名利雙收!
當然,這是後話!
此時的鄭文,正在讀書,讀得是《太祖實錄》,這是太祖皇帝的本紀,他發現這位太祖皇帝鄭武絕對是位了不起的人,而且他發現太祖皇帝絕對不是像他這樣的穿越者,而是實打實的古人。
這位太祖皇帝鄭武是位鐵匠家庭出身,是燕京人,他父親、爺爺都是鐵匠出身,他十三歲就跟著他爹打鐵,有一身蠻力,十五歲父母雙亡,只孤身一人,但他有豪氣,朋友較多,根據記載,他打鐵還是賺了不少錢的,但是隻要他的朋友有因為錢的問題有困難,他就慷慨解囊,毫不吝嗇錢財,後來他被迫從軍之後,對自己手下的軍士也是從不吝嗇!
鄭文想了想,太祖皇帝成功的原因之一大概就是他足夠大方,大方到不可思議,跟著他起家的功臣文士,在他稱帝之後,更是獲得了巨大的彙報,高官厚爵,田畝錢財,而且他稱帝之後的第一天,就賞賜給了他計程車卒一百五十萬畝田畝之巨,而且他從未清洗過功臣,這雖然有他早逝的原因所在,但他從未辜負過他的功臣這一點確是真的!
鄭文想了想,這可能也是在太祖皇帝早逝之後,太宗皇帝能夠壓服各地的驕兵悍將,順利登位的原因之一,雖然也不乏太宗皇帝的英明果敢,但鄭文還是覺得這還是太祖皇帝的功勞!
想一想就知道,在當時剛剛結束一年的亂世,二十多歲的太宗皇帝是難於憑藉其手中的力量一下子壓服國內的各大勢力的,而且宗室還十分稀少,只有太宗皇帝的幾個弟弟,而且還很年少,並無多少實力,就這樣國內沒有任何叛亂,太宗皇帝順利登基。
這絕對是太祖皇帝的遺德,因為一生都沒有對不起過任何人,其士兵和功臣都會感激於他,任何人想發動叛亂都難於鼓動其手下計程車卒,這絕對是一個偉大的皇帝!
鄭文覺得能學到了一點,那就是大方!
因此,終鄭文的一生,他都對自己立功的手下進行了厚厚的賞賜,而且數次加恩於天下的百姓,因此終鄭文一朝,鄭文在民間的聲譽都是非常高的,而且終其一生,民間就沒有過任何叛亂,而且在今後的數百年間,民間都有人在懷念他!
鄭文在細細的品讀《太祖實錄》的時候,還發現一點,就是他比較重視技術,可能因為他是鐵匠出身,所以他十分重視兵器鎧甲打造的質量,他親自任命工匠出身的胡越為軍器監的監正,制定了嚴格的懲罰制度,質量好就重賞,質量不好就重罰,因此當時的大乾的兵器都是強於中原各諸侯的。
大多數人都將這歸功於太祖皇帝愛惜士卒,但來自後世的鄭文並不這麼覺得,鄭文反而覺得這是太祖皇帝重視技術的原因!
可惜了,三百餘年來的大乾,漸漸放棄了太祖皇帝的這個制度,兵器的質量忽好忽壞,不及太祖年間了!
鄭文深深記住了這一點!
在鄭文今後的執政中,結合了後世的情況,他逐漸廢除了工匠為賤役的制度,並對工匠進行了考核,核定了工匠的等級制度,給了他們較高的社會地位和豐厚的待遇,為此還頒佈了《大乾工匠等級制度》和《大乾專利法》,以法律的形式來確保了工匠等階級的地位及待遇。
但鄭文及大乾的收穫也是非常豐厚的!
終其一朝,發明創造出了許多的工藝,當時的冶鐵技術就是世界最優秀的,歐洲一百多年後才從大乾引進的治鐵技術就是鄭文在位二十年時改進的冶鐵技術!
而鄭文登基十八年時,馬種培育的工作正式得到了進展,此後大乾的馬更是達到了封建古典時代的最巔峰,其馬的優秀程度達到世界巔峰,在後世更是獲得了“乾馬”的稱號,在建武五十年朝庭對大乾的官方馬匹進行統計的時候,在冊的官方馬匹就達到了一千萬匹,而在大乾官方養馬最巔峰時,就有同時在冊的兩千萬匹馬!
而鄭文在位三十年時,大乾的水稻培育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就,每畝最低能達到六百公斤的產量,最高能達到八百公斤的產量,由此大乾帝國的水稻產量每年達到了八千億斤上下,由此二十年間,大乾人口達到了五億,而整個大乾的糧食儲量更是達到了上萬億斤,根據大乾建武五十年的官方統計,整個大乾有一萬三千一百二十一座大型糧庫,儲存的糧食達到了一萬五千億斤,而在二十一世紀約考古活動中還曾發現過一座大乾帝國廢棄的大型糧倉,裡面的上億斤糧食甚至還能食用,其糧食儲存技術可謂是匠心獨用,當時可是轟動了整個世界!
……
當然,這可是後話了。
此時的鄭文還在仔細的讀著《太祖實錄》,他發現太祖皇帝絕對是個有意思的人,那就是他對儒家的蔑視,他曾在公開場合對大將說過:“孔子就是個教書的,孟子的君輕民貴就是個笑話,董仲舒就是一個神棍。”
太祖皇帝說的話並不難理解,鄭文對此的理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