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他們遠走海外,今日重回靈州,朝廷心中亦是有數。」
「從徐國公到長公主,他們都有各自的私利,對於推動大戰,怕也有幾分期待。」
對於徐國公來說,打起來未必是一件壞事,正如司馬懿一般,沒有諸葛亮的話,哪有他司馬家做大的份,不管他有沒有野心,真打起來他是受益的。
基於同樣的理由,對於長公主來說,打起來她也是不虧的。
朝廷的利益,皇室的利益,不等於個人利益。
有時候往往是衝突的,這也為什麼在歷史上,貴人們明明自身的利益來自朝廷,卻特別喜歡挖朝廷的牆腳。
「如果連陛下都不願意維持和平,那麼大戰不可避免。」
崔太華喟然一嘆,他一直想要回避這個結果,但現在看來,還是千難萬難。
從這一點上講,崔相努力保持好與陛下的關係,也是唯一的選擇了。
「那太后娘娘呢?若是能讓牛僧宰相重返相位呢?」
楚千秋也想避免戰爭,如果能走體制路線,就不直接掀桌子,他有時間金手指,就不怕跟人玩心眼,倒是擔心敵人在他做大以前,直接掀桌子,這會麻煩許多。
所以上京之行有一定的危險程度,他偏偏來了,哪怕告訴義父他成就武相,也能留在靈州。
但他還是來了,就是為了尋找機會,尋找凝聚各項神通的機會。
「太后娘娘本來是支援牛僧大人的,只是在兩年前聽了一位道士講經,不久之後便罷黜了牛僧大人。」
「萬壽寺對此也頗有微詞。」
「只是太后娘娘沒有給那位道士任何冊封,只是准許了他掛靠在上京外的【天心道觀】,萬壽寺才就此作罷。」
崔太華捋了捋鬍鬚,皺著眉頭回憶道。
畢竟神武朝是佛國,上層信仰以佛教為主,像是長公主能修煉萬壽寺的至高寶典《萬壽大藏經》便是明證。
不管真信還是假信,你也不得不信。
畢竟摩訶寺的武力支援,是朝廷必要的支撐。
太后娘娘怎會做出如此昏聵的舉動呢?
「老夫當時只覺得詫異,現在想來這朝堂的惡化,與那道士脫不了干係。」
「崔相,那道士姓甚名誰,有何來歷,或許我能幫助崔相,調查個水落石出。」
「那位道士來歷甚是古怪,自號【易道人】,也不與其他貴人來訪,就在那天心道觀裡面安分守己,漸漸地就被眾人遺忘了。」
「那——」楚千秋剛想說些什麼,突然崔家僕人跑來稟報。
「大人,太后娘娘有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