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人是相當抱團的族群,戰力彪悍。
他們可以在百蠱門的號召下,冒著死亡的風險,團結起來造反,對抗強大的神武朝廷,以及在背後支撐朝廷的武道聖地,就足以證明他們的勇氣了。
要知道朝廷對於任何造反的刁民,都是採用了最為嚴酷的手段鎮壓,哪怕六扇門會吸收江湖渣滓,也不會收那些敢造反的人。
什麼叫做十惡不赦,造反就是十惡不赦。
你殺了全家,滅人滿門,也可能搖身一變穿上官服,做起朝廷的***,但如果造反的話,就要換朝廷來殺全家了。
當然造反也有分水平的,像黎人這樣造出了水平,朝廷再痛恨也不能剿滅他們,那就是匪徒中的匪徒,好漢中的好漢。
只是這些好漢們在黎人營裡面戰鬥,說得好聽叫做黎人營,實際上就是敢死隊。
他們絕對不願意將自己的生殺大權掌握在別人的手裡,所以黎人治黎人的說法。
讓我們黎人與神威軍上下一體,絕對不行。
「把刀劍都收起來。」楚千秋敲了一下桌子,王元,陽廣兩名親衛立刻收起兵刃,三位千總盯著楚千秋,一副不打算做任何退讓的表情。
「諸位不必緊張,且聽我慢慢道來。」
「近日,劉大人斬殺了勾結大夏的紫衣捕快丹俊,為國分憂,卻讓朝廷有了許些的誤解。」
「尤其是龍大將軍病逝的謠言傳出,神威軍上下甚是憤慨,有正當的理由懷疑,朝堂之中有女幹臣矇蔽聖聽,暗中下手。」
「近些日子,靈州與永州接壤的磐石城爆發了一次小小的衝突。」
「那神武軍的軍官不識大體,惡意挑釁,對龍大將軍不敬,被路過的俠客斬殺,還誣賴是神威軍所為,引發兩軍對壘與摩擦。」
楚千秋侃侃而談,說了近日一些比較轟動的大事件,並按照神威軍的口徑複述了出來。
朝廷說龍大將軍病逝的是謠言,但神威軍的訴求也很簡單,希望龍大將軍能回來靈州一趟,大家就都放心了。
可惜朝廷腦子沒壞掉,反而說龍大將軍病體欠安,不宜長途跋涉等等。
朝廷與神威軍的矛盾日益激化,摩擦事件日益增多,各地的野心家都在等著開戰,奈何兩方都是戰略定力的人,都在積極備戰,但死活就是不開戰,不把這最後的遮羞布拿掉。
而對於黎人營的三位千總來說。
你們殺個血流成河,我們高興還來不及呢。
跟我們說這些幹什麼?
「楚大人所言甚是,只是這跟黎人營有什麼關係呢?」
「黎人治黎人,是從十多年前就開始的規矩了。」
「除非是故意送黎人去死地,否則黎人很少違背過神威軍的指令,大人又何必多此一舉?」
那位擁有重瞳的黎人高天率先發問,他們不願意與楚千秋其正面的衝突,但也不可能讓他直接剝奪了黎人應有的自治權。
「因為接下去,黎人營將會擴張,甚至可能擴張到上萬,乃至數萬的規模。」
「那時候的黎人,還能用這套自治的制度嗎?」楚千秋冷不防地丟出一顆巨大的炸彈,把三人炸得暈乎乎的。
黎人營要擴張?還要擴張到上萬人的規模?
「大人,此話當真?」
「自然不會有假,請看令牌。」楚千秋說完取出了元芹姑娘為他打造的令牌,象徵著黎人友誼的令牌。
當初他殺了鐵千山,取得了百蠱門的友誼,這也是他極其重要的政治資本,加上便宜老爹耕耘的成果,成為了神威軍聯合百蠱門最合適的中間人。
他不做這黎人營的統帥,還
有誰能做這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