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自從在曹操大軍的追趕之下,張飛拆完長板橋回來之後。決定立即動身,向漢津方向逃走。
劉備一行人快到漢津的時候。發現曹軍快追上來了。於是急忙命趙雲準備迎敵。
趙雲因為在前面的長坂坡之戰中,已經很疲憊了。
這時,辛虧關羽及時趕到。他從江夏劉琦那兒借了一萬人馬,從山坡後面,這條路殺出。
曹操這一見,怕“又中了諸葛亮的計策”。於是,傳令大軍快退。
關羽追殺了一陣曹軍,便勒馬轉頭。回去保護劉備到漢津了。
到了漢津,劉備便令全軍準備上船渡江。
劉備正在船上說著話。
這時,忽然聽到了江南岸上戰鼓齊鳴,無數戰船,高扯船帆,順風駛來。
船慢慢駛近了。原來是劉琦的船隊來了。
這時就好了。劉備肯定高興了。
於是,劉備和劉琦的人馬合在一起。順流向江夏行駛。
就在這時,諸葛亮和孫乾的戰船也來了。
劉備趕緊請諸葛亮和孫乾二人來到了自己的船上。
於是,劉備聽從諸葛亮的建議。劉備讓關羽帶領五千士兵鎮守夏口,劉備和諸葛亮一起跟隨劉琦去了江夏。
曹操自從大軍退回以後,曹操並沒有窮追猛打。他放棄了繼續追殺劉備。曹操則是帶兵直奔江陵而去了。因為那裡屯集了大量的軍需物資。這裡也包括了水戰必需的艦船,是絕不能讓他人得手的。
曹操進軍到荊州江陵之後,便任命原劉表的部下文聘為江夏太守。
那文聘又是誰呢?他是怎樣投降曹操的呢?
作者查了一下文聘的資料,補充一下。
文聘,字仲業,南陽宛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文聘本來是荊州劉表的大將。在文聘效力於劉表的時期,鎮守荊北。劉表用他來抵禦北方諸侯的進攻。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死後,其子劉琮繼位。當時曹操起兵南征荊州,劉琮與眾官商議,決定荊州之地投降曹操,又讓文聘一起歸降。
文聘說道:“聘不能保全本州土地,如此失職,只應待罰而已。”
劉琮投降曹操之後,曹操在接收荊州後,文聘才往見曹操。曹操向文聘問道:‘’為什麼來得這般遲呢?”文聘便答道:‘’之前我不能輔弼劉荊州(劉表)一起侍奉國家,如今荊州雖然失去了,但是我卻常希望能據守漢川,保全土境,這樣我才生不負於孤弱(指劉琮等),死亦無愧於地下。然而現在所設想的不能實現,還到了如今這個地步。聘的心裡實在悲痛慚愧,沒有面目早來進見明公而已!說罷唏噓飲泣。
曹操聽完這話以後,曹操被這份忠臣臆下之情所感動。
曹操併為之愴然,說道:“仲業,你真是一個忠臣啊。”於是曹操以厚禮招待文聘。又以軍隊授予文聘。
並且,曹操又仍舊讓他守衛江夏,使其典北兵,鎮荊江。
在曹操在長坂坡追討劉備的時候。還令文聘與曹純參與追討。
自從曹操連夜趕回荊州之後。並與眾將商議道:“劉備現在已經去了江夏,就怕他和東吳結盟,應該怎麼攻破他?”這時荀攸說道:“我們兵勇將猛,天下懼怕,可以先派一個使者到江東去,請孫權出兵,和我們一起攻打劉備,孫權要是害怕,一定會向我們投降。這樣,整個江南就是我們的了。”
於是,在曹操見劉備逃往江夏的前提下。便採用謀士荀攸的計策。一面派人去聯絡東吳孫權。聯手攻打劉備;一面領兵水陸並進。曹操兵勢極盛。八十萬大軍沿江而來,西到荊州,東到蘄春,黃州,寨柵連營長達三百多里。
而這時的孫權在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