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三國往事 > 第七章 長安亂

第七章 長安亂 (第2/2頁)

一種說法是李傕,郭汜殺入長安之後。將皇宮重重包圍。大臣們很恐慌,讓漢獻帝到宣平門止亂。李傕等人要挾獻帝交出王允,才肯退兵。由於獻帝捨不得犧牲王允。躊躇不決。這時,王允主動請命。對獻帝說:“臣設計殺董卓是為了天下社稷,現在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您不必因憐惜臣一人而影響到整個國家的安危。就讓我去見那兩個亂臣賊子吧。”王允剛說完,縱身一躍,從門樓上跳下,遂被亂刀砍死。一代忠臣王允就這樣死了。

從上面的兩種說法。作者本人比較支援第一種說法。因為第二種說法有些虛構了。不太可能發生。王允死後,李傕,郭汜並沒有退軍。而是進入了長安城內。縱容士兵們劫掠。長安百姓死傷無數。兩人為給董卓報仇。便將王允曝屍於市。

194年,馬騰要誅殺李傕等人。並沒有成功。李傕等人在長安周邊劫掠。之後,兩者矛盾激化陷入了自相殘殺之中。

馬騰為什麼要誅殺李傕等人呢?結果又是怎樣的呢?

西涼太守馬騰,幷州刺史韓遂接到了獻帝的密詔。起兵討賊,殺向長安。馬騰的兒子馬超雖然只有十七歲。但是英勇過人。連殺李傕手下幾員大將。但終因兵馬斷了糧草,西涼軍這時也不得不退回。

那獻帝為什麼還要寫密詔給馬騰等人呢?

這是因為李傕,郭汜二人進入長安城之後。跟獻帝要官做。獻帝無奈,只得答應。從此,朝廷大權便落入了李傕,郭汜等人手中,他們從此橫行無忌,禍國殃民。比之前的董卓有過之而無不及。獻帝憂慮異常。所以才寫密詔給馬騰等人。

那這之後又發生了些什麼事呢?

195年,李傕等人各懷鬼胎,產生了內訌。李傕,郭汜在長安城外兵戎相見。打了起來。李傕的部下楊奉又謀反,李傕的勢力衰弱了。張濟前去勸說。這時,獻帝成功地從長安城逃脫。

這時候,賈詡建議李傕不要殺大臣。郭汜要帶皇帝回長安。獻帝採取了楊奉的計策。結果楊奉打敗了郭汜。這時,李傕則是與郭汜繼續追趕皇帝,並與楊奉開戰。得勝之後,虐殺群臣百官。掠奪宮女。

那漢獻帝自從長安逃出,逃到哪了?答案是洛陽。這也可能是漢獻帝非常想念洛陽的日子。對洛陽情有獨鍾。

漢獻帝的想法。我們無從而知。

那漢獻帝回到洛陽又幹了些什麼事呢?

漢獻帝那時剛回到洛陽,他聽說曹操在山東兵多將廣。力量強大。於是,就下詔書給曹操,讓他來洛陽輔佐漢獻帝。

曹操當時在山東招賢納士,不斷有文臣武將來投他。有了像郭嘉,荀彧等謀士和于禁,徐晃,許諸等猛將,曹操的力量越來越強大。

這時,曹操接到了皇帝的詔書,便率領了二十萬大軍,打敗了李傕和郭汜進到洛陽城後,洛陽城本來是一座繁華的都城。後經董卓放火一燒,城牆倒塌。宮殿變成廢墟,大街上嵩草叢生,滿日荒涼。曹操不想在這兒久住下去。和謀士們商量後,就帶著皇帝和各位大臣們,把都城遷到了許昌。

董卓死後,長安大亂。看來董卓的餘黨在當時還沒有被完全消滅掉。後來呂布叛逃,王允自殺等事件。可以看出當時的政治局面之混亂。東漢王朝已經末日俱進。

漢獻帝從長安又回到了洛陽,這可是一次絕佳的機會。在當時諸侯裡面好像只有曹操真正在乎。曹操把握住了這一次難能可貴的機會。就是後來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典故了吧。

李傕和郭汜,兩個原董卓部下的小人物把長安城搞得大亂。這讓當時的皇帝漢獻帝都覺得不舒服,所以才有了回洛陽的念頭。畢竟那是自己的根源所在處。但是當時的洛陽城也是被董卓燒得不像樣子。所以漢獻帝回到洛陽之後,無依無靠。所以這時才想到了還有一個曹操。

曹操進入洛陽後,開啟了一個新的屬於自己的時代。“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在當時應該算是很絕的一招了。那曹操又是怎樣做到這一點呢?請關注下面的內容。

最新小說: 隕神記 末世全能劍神 [英美娛]搖滾情史 [鬼滅]千裡 從無限開始征服萬界 世嫁 獸世:星際萬人迷警報 快穿之在年代文裡做自己 快穿之小公主的異世之旅 穿書假千金作威作福 穿成惡毒反派後,全員重生了 綜影視之為你而來 蜉蝣託我觸青天 讀心吃大瓜,炮灰們集體發瘋啦! 賭我做個好神明 路人甲,但相親相到主角 重回九零好時光 全星際都在等我掉馬 驕美人[九零] 超脫在幻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