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賣,兩樣加起來一共十萬塊,二位要是想買,我就說說這物件的來歷,不想買的話,請不要耽誤我做生意……”
攤主看常閒的神色,應該是個玩家,臉上也不是那麼難看了,口頭也跟著和緩下來。
只是常閒同學的打扮也不像款爺,不知道他是否能買的起,畢竟十萬塊,在如今的2004年,對於一般人而言,也算得上是一筆鉅款了。
“哦?您知道這葫蘆的來歷?那勞您先說說吧。”
常閒聞言笑了笑。
“這是三河劉的火繪雲龍葫蘆。”
攤主一邊說一邊接過常閒遞過去的葫蘆,小心的放在了報紙上。
“還有呢?三河劉是誰,你可還沒說呢,它怎麼就值十萬塊錢啊?”
鄭大記者正等著聽故事呢,這就沒了?
這地方也興斷更的?
她今天看了這麼些個攤位,故事一個比一個跌宕起伏,這也太簡單粗暴了好吧。
“這是三河劉的葫蘆,是好東西,你不懂就別買,反正它就值十萬,少一分我都不賣。”
攤主有些惱羞成怒,其實他對於古玩一竅不通,只是在之前打聽過一點一鱗半爪的,哪裡知道那裡面的道道。
“柱子,好好說話,發什麼火呀,這位小姐,對不起啊,您別生氣,我這孩子是個急脾氣,您要是得空,我給您說道說道……”
旁邊那大嬸兒原本只在一邊兒待著,見小夥兒情緒不對,立馬過來道歉,說話間咬了咬唇角,似乎是有些渴了。
“沒事沒事,您喝水,那勞您給咱們說說……”
常閒手頭正好有瓶沒喝的水,一把擰開,給大嬸兒遞了過去。
大嬸兒也沒客氣,她本來就有心事,這會遇到人了,也就竹筒倒豆子一般,把自己的事情說了出來。
……
這大嬸兒一家是薊縣人,她男人有一手的木匠活,家境不算富裕倒也能吃上飯。
家裡兩個兒子也都爭氣,大兒子高中畢業後一直在京城打工,老二今年也考上了大學,眼見著日子就有盼頭了。
只是老二的大學學費讓這個家有些捉襟見肘,大兒子結婚不久,家裡不多的積蓄已經沒了。
他男人為了給兒子掙點學費,自己上山去偷伐木料,誰知道被護林隊的發現了,倉促中從山上滾了下來,把腿給摔斷了,這下不單單人受了傷,還要被罰款五千塊,頓時讓這個家庭陷入了愁苦之中。
這兩件東西本來是她兩個兒子幼時的玩具,現在老伴躺在醫院裡,再沒錢救治恐怕一條腿就保不住了,滿屋子找轍,這才將主意打到這兩件東西上。
說到這兩件東西,原本也不是他們家的,是當年那個特殊年代的風潮下,她男人跟著人屁股後頭順的。
據說被衝擊的那位,當年還是個什麼貝子的後代來著。
今天大清早就出門趕到津門,看看能不能賣出去。
到了津門之後,問了幾個人才知道這應該在古玩市場賣,母子倆從瀋陽道問到鼓樓,價格最高也只出了四萬塊。
他們覺得太低了,準備再撂會兒就趁早回去,看能不能聯絡一下拍賣行賣掉。
大嬸一邊說,一邊嘆氣,事情沒有辦成,來回還花了幾十塊的車票錢。
大嬸兒看常閒聚精會神的聽著,不時的點頭,小聲的問道:“小哥,這東西您看中沒?要不給您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