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確定了牛延福、朱順德是真心投靠,李承乾立即招來李世績、蘇定方、薛仁貴三人來商議具體過關的一些細節。
三人來到李承乾車駕前騎在馬上給李承乾行禮,劉葵把牛延福的信遞給三人看。這三人都是兵法大家對於誘敵、詐降、兵變都是駕輕就熟的,看一眼就能看出個七七八八。
三人看了薛仁貴最先開口道:“啟稟太子殿下,牛延福和朱順德的出身確如信中所言,當年他們二人都曾隨末將遠征燕然山,回軍後留在靈州劉仁軌帳下聽命。”
“薛將軍後來可曾與他們有書信往來?”蘇定方立即問道。
薛仁貴搖搖頭道:“不曾,若非今日看到這封信,我已經想不起他們了。”
旁邊的李世績聽了點點頭,對於薛仁貴的謹慎他是很讚賞的。
李承乾對薛仁貴的話是相信的,薛仁貴是自己最鐵的心腹,他若是知道函谷關守將是他的舊日部將早就應該對自己說了。
“英國公對此有何看法?”李承乾看著一直不說話的李世績問道。
李世績心裡苦笑不已,明明李承乾心裡已經答案了,而且旁邊的薛仁貴跟這二人還認識李承乾卻非先問他。
“回太子殿下,臣以為牛朱二位應該真心歸順。”心裡怎麼想不說,表面上李世績還是恭恭敬敬地回答李承乾。
李承乾見此接著問道:“英國公所言若是,那後續怎麼行軍英國公說說看。”
李世績看看左右的蘇定方和薛仁貴,謙虛道:“事出突然,臣一時也難有萬全之策,不如先請蘇將軍和薛將軍說說。”
李承乾聽了看一看李世績對薛仁貴道:“仁貴先說,然後請英國公和蘇將軍二位指點。”
蘇定方忙謙虛道:“不敢。”
薛仁貴也不多想,微向李承乾行一禮道:“太子殿下,末將以為咱們只需要今日早些安營紮寨,明日一早在函谷關前擺開軍陣壓上去即可。”
李承乾不由驚訝道:“這麼簡單?”
李世績見了笑道:“太子殿下越是簡單仗越好打。”
蘇定方見李承乾一時沒有解過來忙道:“太子殿下,按咱們原本行軍速度,到今天安營紮寨時剛好走到函谷關前。
如今既然知道長孫衝來到函谷關內,為防他們夜裡偷襲所以需要提前安營紮寨做好佈置。”
李承乾聽了點點頭道:“那三位就去安排吧。”
至於明天一早就排陣攻城,不用問,一來就是為了給函谷關內的將士以壓力,二則若是牛延福朱順德出了毛病也直接能硬攻。
商議已定李世績三人各回本陣,因為行軍方略變化不大,此事也不用再往傳達,直到大軍走到離函谷關五里時李世績就下令大軍停下安營紮寨。
因為函谷關就在五里之外,很多將士對朝廷不准他們回長安怨念更大,本來他們可以直接入關在關城內安營紮寨。現在倒兩山之間的大路上安營等於是蓋著星星喂蚊子,將士們的心情可想而知。
……
因為明日可能要攻城,當晚李承乾頂滿一天星斗帶著親衛親自去巡營,他要讓將士都看看他,讓將士們知道他們明天要為誰賣命。
次日一早,天邊剛泛起魚肚白李承乾的大營便開始動起來了,數萬將士燒水做飯準備吃飽了去攻打函谷關。
李承乾也早早地起來穿上他的金甲,命人把四望車的頂篷拆了,變成類似先秦戰車的樣式,這樣李承乾站在車上可以讓整個戰場都能看見他。
“嗚嗚——”
通紅的太陽剛從東北方升起,大地上還有濛濛白霧。
在嗚嗚的號角聲中,數萬盔明甲亮大唐勇士緩緩起動,若一道巨浪滾滾向前。
李承乾的車駕走在軍陣中間,前後左右五彩旗幟高高揚起,黃羅傘蓋錦繡輝煌,大唐皇太子威儀隆重讓人不敢直視。
五里路程十分好走,大軍轉瞬就來函谷關城下,一到函谷關城下李承乾立即下令擂鼓,準備攻城。
咚—咚咚……通通通……隆隆隆……
十八面巨大的戰鼓被赤著上身力士奮力擂起,聲音越來越響,豉點越來越密,最後直如悶雷一般隆隆不止。
如此動靜立即驚動了函谷關里長孫衝,他急忙帶著家將跑上城頭,只見城下浩浩蕩蕩一眼看不到頭都是披甲執銳的大唐勇士,被隆隆鼓聲催著正如雪崩一般朝函谷關洶湧而來。
一時間只感覺地動山搖,城池震顫,他就像怒海驚濤中的一葉扁舟,隨時都能被巨浪吞沒。面對如此聲勢,長孫衝泛起陣陣無力感。
“公子我們上當了。”站在長孫衝身後的家將,怒氣勃發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