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楊柳萬千條,億萬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
時已初夏,龍首原上一派天然的田園風光。
站在高處俯瞰著到處都是鬱鬱蔥蔥的莊稼,經歷了去年的嚴冬活下來的人們又經過一春的忙碌,在此時看著生長茂盛的莊稼,他們也與這片大地同時煥發了無限的生機。
無論他們是在田間鋤草,在河邊洗衣,在樹林裡割草,還是在圍欄裡喂鹿,都是滿懷著希望,精神奕奕,腳步輕快,嘴裡偶爾還會哼著不知名的小曲。
李承乾貪婪地看著這一切,他身後跟來的百官也都欣慰地看著這一片繁華盛景象,拈鬚微笑,聽著李承乾吟的這半首改自***的《送瘟神》更是覺得十分享受。
只是一旁的趙節聽了忍不住皺眉道:“陛下也真是的,明明都已經賜死了于志寧,趕走了長孫無忌卻唯獨對東宮沒有任何封賞,連太子殿下納個良娣也不準……”
趙節這麼一說跟在李承乾身邊的一眾東宮心腹心裡也都是嘆息不已。
十天前李世民突然下旨賜死於志寧,讓李治去刑部傳口諭立即派人送走長孫無忌,罷免崔敦禮和百十個官員可謂是雷厲風行。
李世民的動作雖然波及面不廣,但是影響深度和廣度絕對要超過李承乾之前做的所有事情。
在這之前李承乾做多少事,只要李世民一道旨意都可以推翻,但是李世民親自下的旨意一般情況下他自己是不會推翻的。
隨著這一連串的旨意長安城的官員也都認清了一個現實,那就是誰與東宮作對就沒有好下場,無論你是受寵的親王還是股肱外戚。
一時間東宮的推行政令,再沒有一個衙門,哪個官員敢於輕慢。
只是李世民對李承乾觀感太差所以對李承乾和東宮眾臣沒有任何封賞……
當然這一點都不影響東宮眾臣的積極性,甚至還有些竊喜。
誰抱上一個地位穩固的東宮太子的大腿,還能有機會為著這位太子受些委屈,會不心甘情願?
不信看看前面一批為當年的秦王李世民受委屈的大臣,現在得到的回報?
不過此事卻讓王葉丹母女十分著急,王仁佑在外地做官這次柳氏帶著帶王葉丹進京就是為了讓王葉丹嫁入皇家的。
現在長安城的權貴都知道,王葉丹被李承乾看上了,而且太子妃親自上疏請陛下降旨納王葉丹為良娣,只要李世民批准就面子裡子都有了。
但是李世民那邊既不說同意也不說不同,這讓柳氏覺得十分難堪,要知道前幾年李世民想求娶五姓七家女兒並不容易,現在她們都願意給李承乾做妾了,李世民反而拿捏起他們來了?
李承乾知道這只是李世民在跟他賭氣所以也沒有放在心上,只是有像杜荷、趙節這樣的心腹還是會忍不住為他鳴不平。
今天李承乾帶著手下的人來龍首原是為了試查這一片高地適不適合修建大型的糧倉。
修建大刑的糧倉是他早就要做的事情,現在龍首原上的春耕已經忙完了農民也都在地鋤草,剛好可以抽出人來挖糧倉。
本來李承乾想修一座水泥的倉庫,可惜他還沒有研製出來水泥,所以只能採用隋唐時倉庫的建法,在高地上挖一個個深坑,然後用柴草在坑裡使勁燒,把坑周圍的泥土燒成磚質的,這樣把穀物倒進去上面做一個塵頂的蓋子就可以了。
這種方式操作簡單還能節約材料,而且不怕失火,就算起了火災最多燒上面一層下面沒有空氣起不了火。
李承乾近來沒有什麼事做,薛大鼎奏報已在龍首原上選出一片地方,他就帶著一眾東宮的大臣出來看看。
薛大鼎領著眾人來到他選好的修建糧倉的地方,李承乾四下一看心裡暗暗點頭,這是一處臨水靠山的高地,前臨渭水可以直接通到黃河,無論是從關外往關裡運糧食,還是逆渭水而上往甘肅等地調撥物資等都沒有問題。
而且因為背水靠山易守難攻,即便北方的鐵騎打到長安城,想攻克這裡也不容易。李承乾往西看看那邊就是萬安宮,以後李承乾也準備在那裡擴建出來一座宮殿。
等那邊擴建好了這兩處就聯在一處了,無論是皇宮駐軍,還是內府都十分方便,而且這裡作為長安乃至關中的第一糧倉,以後皇帝來巡視也十分方便。
“這個地方選的很好,足見薛卿乃是治世之臣。”李承乾說著看看跟著他出宮的一百多年輕的進士,便對薛大鼎道:“薛卿家善於修築河渠定有不少經驗和方法,今天新進士都在這裡,你就跟他們講一講這個倉庫為何選址在此。然後再帶著他們看看你們新修的龍首渠,跟他們講一講這條渠是怎麼修的,都遇上過什麼難題你是怎麼克服的。”
李承乾一翻話說罷,薛大鼎和跟著他的新進士們都是一怔,薛大鼎是因為李承乾突然給他出一個課題一時不知從何說起。
新進士們則覺得這些東西有什麼好學的?
不過薛大鼎是老臣了,一怔之後就往旁邊走幾步道:“諸位請到這邊來聽老夫一語。”
一眾新進士聞言卻都心裡猶疑不願過去。
李承乾看見一眾新進士都踟躕不前,便對薛大鼎道:“薛卿家你先想想怎麼跟他們說。”
然後看著轉身嚴肅地道:“孤王知道,你們這次來長安參加考試都是為了能進崇賢館修書,現在孤王只讓一小部分人去崇賢館其餘人都沒有安排職事所以心裡有一些想法。
也可能是覺得這位薛卿家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你們不需要學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