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房玄齡的陳情奏疏看得心煩意亂,放下手裡的奏疏起身走到外間順勢躺在躺椅上休息。
李世民一抬頭就看見李承乾給他寫的那幅字,這幅字李世民十分喜歡,所以讓人掛在他休息的時能看得見的地方。
李世民看了一會字,就順手從旁邊的茶几上拿起一本書,這本書就是李承乾注的《四書集註》裡的一本,這幾天李世民一有閒暇就看這套書。
“啟奏陛下,岑中書求見!”一個內侍稟奏。
“宣他進來吧。”李世民依然躺在躺椅上看書。
岑文字從出仕以來就在李世民身邊,從秘書郎、中書舍人到現在的中書侍郎、專知機務可以說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之一,所以李世民在他面前一向比較隨意。
岑文字趨步進殿朝李世民大禮參拜。
李世民呵呵笑道:“景仁不必多禮,快來看看太子給朕寫的這幅字。”因為李世民殿裡這些擺設,這幾天他沒有聽見李承乾什麼壞話,所以他現在很願意向人提起李承乾。
這首詞岑文字早就聽過了,只是太子殿下親手書寫的還是第一次見。
看著一篇風姿綽約的瘦金體岑文字忍不住讚歎道:“太子殿下這真是詞好字也好,這幅字也只配在陛下宮裡,要是在別的地方只怕沒有人能壓得住如此氣勢磅礴的曲子詞!”
“哈哈,景仁讚的太過了。”李世民聞言笑得眼睛都看不見了,但還是謙虛一句,轉而問道:“景仁此時求見,有何事要陳奏?”
岑文字一聽臉現悲慼之色,沉默一會兒雙膝跪下,含淚道:“求陛下饒了劉洎吧!”
“劉洎他不是已經死了嗎?”李世民不解,朕能把死人怎麼樣?
“今日一早太子殿下給劉府送一塊墓碑,上面刻著太子殿親手寫的那首《官倉鼠》,下令劉家把那塊碑埋在劉洎墓前。”岑文字說著流下了眼淚,這真心不忍。
“胡鬧!人都死了他想幹什麼?”李世民霍然起身,氣的在地上來回走幾圈,猛地立住道:“劉洎侍候朕多年,朕是瞭解他的,他性情最是堅貞。本來是想等到刑部把他兒子的案子判下來,再給他一個追封,也可一併減輕他兒子的刑罰。
現在看來只能先行追封了,中書擬敕:追封劉洎為尚書右僕射,清苑縣子。”
岑文字慌忙跪下謝恩。
待岑文字出去了,李世民回頭對身邊內侍道:“去東宮傳旨,杜荷陷害太子須立即送往刑部議罪。”
李承乾是在升道坊裡聽到這個訊息的,這幾天李承乾一面指揮長安城裡的輿論工作,一面在升道和立政兩個坊裡安置災民。
大雪已經過六七天了,天氣慢慢地轉暖,李承乾看著無家可歸的災民,就把他們集中在一起,從災民中挑些婦女負責做飯,抽出男勞力去伐樹,其他老人婦女都在家裡平地,準備在明年春耕之前建一批安置房。
這幾天李承乾每天都帶著東宮的書吏和侍衛過來給災民們規劃地基,幫助他平整土地。
李承乾要求東宮的侍衛除訓練以外必須輪流出來和災民一起幹活,一起吃飯,到晚上停工才跟著李承乾回東宮。
李承乾已經成了這裡的常客,他在災民面前沒有太子的架子,還總想辦法給他們解決問題,比如怎麼分派房屋,如何分工合作等等。
李承乾也藉此瞭解到唐朝農民的生活,與《詩經.七月》上所描述的一樣,一年到頭辛苦幹活,順利的話一家人能混個溫飽。
要是不順的話就像這些災民沒有李承乾能活下來三成就是遇上堯瞬之君。
李承乾把這些問題都讓書吏記錄下來,準備給朝廷上本讓朝廷提高糧價,以保證農民的收入。
這些災民天天見到李承乾,已經不怕他了,但是對他恩情那是印到骨子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