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徐茵茵要回宜陽府,還挺遺憾,“本想著過幾日辦個小宴,是一定要第一個給你下帖子的,哪想你這就要回宜陽府了,三月可能返京?到時候我就辦個春日宴好了。”
徐茵茵是要快去快回的,“應該差不多。”
“那就祝你一路順風,我在京城,等著你,到時候給你接風洗塵。”溫氏道。
——
正月十三,一大早,徐茵茵在父母的目送下,出了府門,坐上了馬車,徐春河三人一路送至城門口,看著她出了城去,才各自忙各自的事去了。
徐茵茵輕車簡行,就一輛馬車,朱成和馬寬坐前面趕車,她和細辛還有柳如眉坐車廂裡,出了城,在一路路的車馬裡,絲毫不打眼。
在徐茵茵出京城門之際,另一端的城門,一行浩浩蕩蕩的隊伍也正好出城,往北而去。
這一行,正是被流放寧古塔的廢王一家。
犯人重要,不容有閃失,一路押送的官差多達千人,浩浩蕩蕩的行在官道之上,往來行人遠遠看著就趕緊避讓了。
從京城到寧古塔路遠迢迢,即便是犯人得皇上開恩坐了囚車,但起碼也要三個多月才能抵達。
押送官差可是壓根不敢大意的。
要說不說到底是謀逆的反王,死魚下了鍋還要蹦躂幾下嚇死個人的。
才出了京城百里左右,經過一處地勢狹窄之道,便突然從兩邊的山坡上衝下來大批的黑衣人,瞬間打亂了押送的隊伍。
“有人劫囚!”一道厲聲響起,打鬥廝殺聲接連而來,伴隨著無數的慘叫聲。
這些黑衣人都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為救主子,破釜沉舟。
這一戰便是一個時辰,廝殺慘烈,血流成河,好在,最終官差死傷大半,也將所有的黑衣人斬於了刀下。
囚車裡,朱晸看著自己最後的謀劃再度失敗,不由得閉上了雙目,藏起了眼底的那些不甘、憤怒。
帶隊將軍也不敢久留此地,趕緊帶著囚車趕往最近的一座城,讓當地縣令協助,派人去清理戰場收斂官差屍體。
同時,將此事寫成奏報,快馬加鞭送往京城。
這一日的早朝,皇上便讓人將此奏報念於眾臣知曉。
一聽反王竟然還有暗地裡的勢力籌劃了這麼一場驚險的劫囚,以柳閣老為首的諸位大臣紛紛請奏皇上,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廢王絕不能留!
寧古塔路遠迢迢,誰知後面還會不會有人埋伏著準備劫囚呢,要是叫反王給逃脫出去,豈不禍害!
皇上思慮再三,為了江山社稷百姓之安,當即下旨將反王及其子就地正法,其媳梁氏以及一雙稚子,則帶返京城,永世幽禁於皇陵。
自此,建昌三年的邕王謀逆案便徹底拉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