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兒進城天時已晚,都沒來得及好好的瞧瞧京城,但繁華熱鬧,是領略到了的。
今兒一早,徐家人就早早的起來了。
徐茵茵定了田忠為管家,讓他帶著人負責採買,今兒就務必將一應物什添置妥當,少說也要住一個月的,亂七八糟沒有章程可不行。
劉耿等人,養傷的養傷,不養傷的,護院走起,都好好當差。
徐春河和徐大郎徐二郎本就是進京城來見世面的,趕了一路,三人一點也不累,休息了一晚上,只覺得渾身都是勁,所以徐茵茵便讓田忠的兒子田武帶著他們出去逛去了。
想怎麼逛就怎麼逛,天黑前回來就成,田武對京城熟,有他帶著,不怕找不著路。
等他們出了門,徐茵茵一家三口也打算出門去逛逛。
好不容易來了這天子腳下,窩在家裡算什麼,肯定是要好好的玩一玩啊!
再者,還有什麼地方能比天子腳下更熱鬧更繁華的?
出出門,指定能碰到大運氣。
有兩天沒收集,徐茵茵又穩穩的落後了一名,卷人們太卷,她也得抓住一切機會,好好的捲一捲才是。
所幸離除夕還有十餘日,趁著這些日子,趕緊好好的把京城給逛個遍才是,不然,除夕過後,差不多就要回家去,便沒什麼時間再逛的了。
除此之外,還要買些京城才有的好玩意,帶回家給家裡人作為禮物呢,這可不是一日兩日就能辦好的事,總之就是要逛的。
內城三十二坊,街市錯雜,商鋪遍佈,熱鬧非凡,遠也不是一日兩日功夫就能逛完的。
但數朱雀大街最熱鬧最繁華了,第一天進京,自然是從最熱鬧的地方逛起。
徐茵茵可不想一路戴著幕籬出門滿大街晃,所以還是坐馬車妥當些,逛到哪裡好逛的,再下車來瞧瞧不遲。
京城日日都熱鬧,這年關,更是熱鬧非凡,不比昨兒傍晚,這會兒馬車靠近朱雀大街,壓根就不好通行,跟烏龜散步似的,快不起來。
不過這樣也好,更方便細細的欣賞京城熱鬧之地的面貌。
左右商鋪彩旗飄飄,街邊攤車一個接一個,正中的青石板大道上,車水馬龍,人流不息,過往還有一隊又一隊的公差來往巡視。
天子腳下,安全感還是挺足的。
徐茵茵在馬車上打簾瞄著,很快就看見了鄭素月提過的幾家首飾鋪子和布莊這些,朱雀大街上的商鋪,自然排面十足,代表的可都是京城的門面。
便不由道:“娘,咱們逛逛衣裳鋪子去,看看京城裡頭時興的衣裳樣式都是些什麼樣的,再添置兩身衣裳穿穿。”
閨女愛美,最好置辦這些個行頭的了,徐春山拍著自己口袋裡的銀子,大氣道:“行吶,你娘倆只管挑,我負責結賬!”
工廠的收益,作坊的分紅這些都在徐茵茵手裡,豬腳飯鋪子的收益則在張秀蘭手裡頭,徐春山手裡頭的,那都是他這一年下來的俸祿銀子,加起來也沒幾個子的,真要放開了買,可不夠買的。
不過那都是他切切實實的“編制內”的工資啊,就樂意給妻兒花用。
徐茵茵也樂得捧場,笑嘻嘻道:“爹結賬,那我跟娘今兒可就大購物啦!”
過年啦,本就該買買買的。
趕車的朱成和馬寬,停在一家成衣鋪子前等著,一家三口便帶著細辛進了鋪子去。
三人穿的都是綢緞,京城地界上的鋪子,隨便一個小夥計,那也很有眼色的,登即迎了上來招待。
不愧是京城裡的成衣鋪子,那端的是一個大氣,三間的門臉,還帶二層,一層掛滿了各種各種的衣裳男式的,女式的,大人的,孩子的,披風大氅,連鞋子都有配套的,最差的都是棉綢的料子,一看便知,主打的就是有錢人的買賣,只怕是全京城數一數二的這麼齊全又走檔次的成衣鋪子了。
且還有試衣間,茶水間,服務極是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