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大動靜,村裡都有人來瞧了,陳家人還沒出現,徐茵茵便乾脆讓人將陳家人一個不少的都喊了來,包括在五馬坡幹著活的陳大陳二。
陳小田躲懶,開年後就沒去做五馬坡的活了,每天在家裡睡大覺,被人喊起來,和陳婆子一起往作坊來,他心裡還不為意的。
等到陳家人都到了,徐茵茵讓人複述了一遍之前說過的話,陳婆子就立馬跳了起來,“兩千兩銀子!?我們家哪裡拿得出來!要不然你乾脆把她們兩個的命拿去好了!”
她也是沒想到啊!徐家還真的這麼較勁,當著整個作坊的人開大會將人開除就算了,還真要人賠銀子!
兩千兩銀子,把他們一家人都賣了都賣不到這麼多,乾脆去搶去偷好啦!
反正都開除了,這臉皮算是徹底撕破了,陳家人也豁出去了,在陳婆子的帶領下,再加上陳小田鼓風扇火的,那真是將無賴不要臉的嘴臉給發揮了個淋漓盡致。
總歸就是一句話,要銀子?沒有!有本事就打死他們一家人唄!
你敢嗎?
這囂張的氣焰,引得底下交頭接耳的嘀咕聲都沸騰起來,一旁的周老頭石氏等人則是對陳家人怒目而視,沒想到有這麼無賴的人。
現在怎麼辦?不由都看徐茵茵的臉色。
徐茵茵會怎麼辦?她直接無視了陳家人的撒潑打滾耍無賴,登即就讓細辛進城報官去了。
這可是作坊自開工以來出現的第一遭工人違反作坊管理條例做出對作坊不利的事,要是因為對方拿不出銀子就輕拿輕放了,往後大家有樣學樣的,都會覺得這合同就是個擺設,反正拿不出來,徐家作坊也不會把我怎麼樣。
然後,再有人許以利益讓某人對作坊做些什麼,幾乎不用考慮後果就答應了。
如此一來,作坊都成了漏篩,誰都能往裡頭摻一腳了,那合同籤來作甚?過家家好玩麼?
徐茵茵打定主意,這一次要殺雞儆猴,絕對不能光打雷不下雨,就這麼算了的。
那邊,陳家人見徐茵茵喊人去報官了,對視一眼,都有些嚇住了,還真報官啊?
自然是真報官了。
細辛到江陽縣縣衙報了官,縣令大人一見是嘉成鄉君身邊的人報官,再聽了案情,登時二話沒說,就點了捕頭帶著一隊人前往小河村拿人,這就升堂審理,其他的案子都往後靠的那種。
縣令大人更是打定主意,別管這事是不是徐家佔理,他都得幫著嘉成鄉君的,廢話,不討好嘉成鄉君,還向著區區草民?
當然,這事是佔理的,徐家作坊那什麼作坊管理條例和進作坊籤合同的事他也是早有耳聞的。
所以,這本就是秉公辦案又能在嘉成鄉君面前賣個好的事,他怎能不做?
細辛前去報案到捕頭帶人趕到小河村,前後也不過就是半個時辰的事。
這期間,徐茵茵已經讓工人們各回各工位,恢復了生產。
等捕頭前來拿了陳家人回縣衙,她便讓周老頭挑了一些工人作為代表,一起前往縣衙旁觀審案,到時候回來,也好同作坊其他工人說審案的經過和結果這些。
縣衙下午升堂問案,本來也沒吸引什麼人來旁邊的,但風聲那麼一傳,大家聽說是跟徐家作坊有關,那立馬的,有事沒事的,就全往縣衙湧過來了。
徐家作坊,那在宜陽府名頭多響?初五招工的時候,就城裡,都去了不少人面試呢。
最後面上的人不多,但也是有的。
這不,挎著籃子的大嬸擠到公堂外頭,就眼尖的看到了對門鄰居,好奇道:“豆苗娘!你不是在徐家作坊做工嗎?咋到縣衙來了?聽說是徐家作坊出了啥事鬧到公堂上來了,是啥事啊?”
她嗓門極大,一出聲,其他人就都望了過來,聽得這裡有個徐家作坊做工的人,忙都好奇的看著她,等著她解惑。
那被喚作豆苗孃的婦人才進作坊,還沒幹幾天活呢,就遇上這樣的事,心裡頭也是撲通撲通的,好奇得緊這事會咋了(liao),是不是真要賠千兩銀子。
周老頭看著挑了一些人前來,差不多就是保證每個村裡都有一兩個人,豆苗娘算是城裡的這一撥,能前來親眼見證,她激動的很,又遇上了鄰居,迫不及待就想八卦的。
但好歹還記著自己是咋來的,不由偷瞄周老頭,見他似乎也沒看她,拿眼神阻止她的,想著這事反正都升堂了,她說出來也不算啥,便即將事情說了。
圍觀百姓一聽原來是徐家作坊的工人偷作坊東西違反了作坊的規矩被作坊開除了,還要賠償簽過合同的一千兩銀子,人給不出,這就報官解決了,登時都激動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