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者,蓋精氣之依物者也。氣亂於中,物變於外,形神氣質,表裡之用也。本於五行,通於五事,雖訊息升降,化動萬端,其於休咎之徵,皆可得域而論矣。——幹寶《搜神記》
唐宵以點窺面推測著這個迷離的世界或許那縹緲的仙家和漫天的神佛真實的存在某處。
然而,唐宵卻不知道,這個群星璀璨的世界裡,不光有諸天仙佛,更有著數之不盡的山精妖怪。
也許某處荒蕪人煙的荒川大澤之下,便是這些妖魔的棲身之地,一如唐宵眼前這個無人敢至的盤蛇嶺。
早年間西子國曾有童謠傳唱:“西子國外,蛇盤山,妖魔鬼怪出深山”。雖然只是童謠,但落到一些明白西子國曆史的人,卻知道這盤蛇嶺的由來很是蹊蹺,實非善地。
大約在千百年前,這片龍盤虎踞的山麓,原本卻是一片四通八達的平原,西子國與南邊的城邦互通貿易,往來有無,這片平原可謂是必經要道。
但是突然有一天,平原上方天雷滾滾,昏天暗地,彷彿有神魔臨世。
突然間一道神光從雲層中激射而出,將天空都分割成了兩半,不僅於此,神光繼續轟擊在平原之上,竟形成了一處不見底的茫茫深淵。
那天之後,盤蛇嶺這片大山彷彿被神佛搬來此處,一夜之間憑空而生,聳立在深淵邊上。
此後,這座大山更像是擁有非同的魔力般,毒蛇猛獸紛紛聚集而來,吸收了天地精華,個個變得體型龐大,尋常獵戶都要避其鋒芒。
至於行腳的商人在屢屢受挫後,更是放棄了這條兇險的道路,繞道東進,哪怕要多走出幾倍的路程,也不敢再途徑此山,逐漸的,這座山麓便成為了口口相傳的一處禁地,再無人敢闖。
………………………………………………………………………………………………………………………………………………………………………………
當石高遠喊出快逃二字時,鄉親們也已經看到了這如妖魔一般的怪物,慌亂著紛紛往山下撤離。
而石高遠則帶著他那為數不多侍從,大義凜然的反向朝著山坡上衝去,阻攔這隻怪物,給鄉親們爭取逃離的時間。
只見那道巨大的身影越衝越進,侍從們紛紛持刀而立,嚴陣以待。
終於怪物從茂密的山林間躍然而出,定睛一看,黑黃交錯的斑駁花紋,額頭之上的“王”字清晰可見,竟然是一頭斑斕的吊睛白額猛虎,但體型如此龐大的山虎卻是聞所未聞。
只見它四蹄翻飛,震得山林轟隆作響。
石高遠等人頓時如臨大敵,十萬八千個毛孔中,細細的冷汗不斷的往身體外滲出。
這次,一身武藝,不懼尋常猛獸的石高遠,終於體會到了什麼叫做真真的虎視眈眈。
“殺!!”
眼看著猛虎已經飛奔到了近前,石高遠迎著猛虎失聲怒吼,奮不顧身往前躍出。
手中長刀出鞘,對著那高昂的虎首迎頭便是一記橫斬。
猛虎眼神中透露著睥睨之態,欺身迎著刀刃而上,虎尾猛然一甩,必過長刀的同時,一記尾鞭後發先至,將石高遠擊飛出數丈遠。
幾名侍從見狀,趕緊接住石高遠,幸好石高遠錦衣之後穿有軟甲,才不至於傷筋動骨。
石高遠打出手勢,以單人之力不是虎妖一合之敵,號召眾人結成戰陣,與猛虎對峙。
“事出反常則為妖,這隻山虎恐怕是吸納這日月精氣已久,化而為妖了。”青囊在石高遠身旁出聲道。
“青囊,可有屠妖良方?”,石高遠急切問道。
剛才交鋒雖短暫,石高遠卻是吃了個小虧,此時腹中已經是翻江倒海,只是強做鎮定,不讓虎妖看出端倪。
情知這妖物必然心智已開,若是稍顯露出頹勢,它必然會趁勝追擊。
然而果真如石高遠所料,此刻虎妖也是不知道這幾人深淺,不敢貿然攻擊,環繞著石高遠等人踱步而行。
“我有一術可以降妖!但要虎妖如此兇悍所耗符篆頗多,還需石大哥為我阻擋片刻”,青囊神色凝重道。
“青囊兄弟儘管放心!”石高遠出言保證道。
卻見青囊手中動作不停,從行囊中拿出九九八十一張獸皮煉製而成的青色符紙和一杆狼毫大筆。
腳下猛然踏地,張張符紙乘風而起,臨空飄蕩在青囊周身上下。
青囊手持狼毫,雙目凝神,蘸一點硃砂,揮毫而下。
一息之間便有數張符篆刻畫而成,帶著點點青輝,整齊的排列在他身前。
石高遠雖早已知道青囊師從仙家符篆大師,但卻是第一次見他施展如此法術,只感到玄妙無比。
刻畫而成的符篆中隱隱散發出的能量波動,遠不是他這這幾下子武人把式能夠相提並論的,頓時信心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