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黃裳道:“先順其自然,他們有求於你,短時間內不會讓你為難。你記住,回京後務必要找機會稟明聖上,求個主動。”
在杜黃裳、李茂出京往東都的途中,朝中袁滋、賈耽也沒有閒著,一道道詔令飛馬送往淮南、江南兩道,督促兩道緊急籌措糧料階梯運至鄭州、洛陽兩地,充實倉庫,以備入夏後救濟使用。
這期間李茂在汴州和洛陽之間來回奔‘波’,協調水旱兩路、黑白兩道關係,以確保兩倉米糧能按時安全運至關中,江淮米糧能及時充實兩倉。
一日路過鄭州,因時間緊,本‘欲’繞城而過,卻不想孟迎‘春’迎在了城南路口,李茂甚覺驚奇,忙問她何以知道自己要來。孟迎‘春’支吾半天,憋的臉通紅。
李茂又道:“見我何事。”
孟迎‘春’身側閃出一個人,手持一張名帖,自報家‘門’道:“洛陽沈洋糧行曲松軒。”
洛陽沈洋糧行名不見經傳,曲松軒也不知何許人也,但他所持的名帖卻不可等閒視之,名帖很低調,上面只印了一個人的名字——安道全。
安道全,舊日李茂在洛陽曾有一晤,此人系隱形豪富,神秘而低調,不為外人所知。至於他經營何事業,如何起家,有何人脈,身家幾何,更是謎一樣的存在。
但李茂究非剛進京那會兩眼一抹黑,他是皇帝的觀天之眼,看這世界自比常人要看的清楚明白的多。安道全的秘密他略知一二,此人盤踞河洛一帶、實力極大的昭武九姓之一安家的三巨頭之首,名下各類產業粗略估算超過七百萬貫。
憑藉雄厚的財力,安道全‘精’耕洛陽、汴州兩地官場,人脈極深,已到了呼風喚雨的地步,對兩地駐軍也有相當的影響力。
只是他一向行事低調,才常常被人忽視。
李茂在曹州認識的曲仁通,真實身份是昭武九姓火尋氏‘門’下的一個走卒,火尋氏經營的娼館遍佈天下,一線品牌有‘玉’樓和白閣,孤山鎮和曹州的樓蘭閣是這個家族名下樓蘭閣一系的一個分支,在家族中只是二線品牌。
當初曲仁通被人告發虧空公帑被火尋氏執行家法的先生盯上,自料難逃一劫,萬不得已才向李茂求助,李茂為其牽線搭橋介紹給了銅虎頭。
兩家一拍即合,曲仁通幫助銅虎頭打入火尋氏遍佈天下的娼館網路,藉此監聽天下。作為回報,銅虎頭幫曲仁通拖住火尋氏執行家法的先生,並調動資金,填平曲仁通貪汙揮霍造成的虧空。
曲仁通只是九姓‘門’下的一普通走卒,身在局中未能窺探家族全貌,這九姓的真實實力究竟有多大,便是一直盯著他的李茂也說不清楚。但他知道若九姓鐵了心的要謀反,便是不能瞬間顛覆李家王朝,其破壞力也絕不會比安史之‘亂’遜‘色’。
曲松軒是胡裕‘春’的生意夥伴,與孟迎‘春’認識,這次託辭要求李茂解決航運難題,請孟迎‘春’代為斡旋,他送了李氏兩隻很討人喜的八哥,哄的老太太開懷大笑。
孟迎‘春’覺得應該幫他這個忙,便‘私’下做主引他來見李茂了。
她心裡無時無刻不裝著李茂,早把李茂的行蹤規律‘摸’的一清二楚,料他今日會打城南路過,這才引曲松軒出城相見。
找了一個無人處,曲松軒道明來意,他希望李茂能高抬貴手,少往關中運點糧食,以維持關中糧價,不要讓他吃虧。
李茂笑道:“糧食只為供應宮廷和官府,不會妨礙曲先生髮財。”
曲松軒道:“小本經營,實在經不起這樣的風險,請孤山伯務必周全。”言訖取出一份文契,說道:“這是沈洋糧行的三成乾股,聊表存心。”
李茂道:“區區三成,一年又能分我多少?”
曲松軒皺了下眉頭,遲疑了一陣,伸出三根手指:“以最近五年的平均收益來算,三成乾股,年分紅可達三十萬貫。”
這回輪到李茂皺眉頭了,一間名不見經傳的沈洋糧行一年竟可獲利百萬貫,這整個關中的糧米供應豈不是盡‘操’於昭武九姓之手?
見李茂不應聲,曲松軒道:“若是年景好,這個數字還可以往上浮動三五分。”
李茂收了供奉,對曲松軒道:“你若說話不算話,我有辦法讓你長記‘性’。”
曲松軒長揖道:“小行以誠信待天下,孤山伯就是小行的天,豈敢稍有欺瞞。”
打發曲松軒去後,李茂喚來孟迎‘春’。
孟迎‘春’低著頭不敢正眼看李茂,李茂也故意不理她,眼看快到城‘門’,孟迎‘春’方鼓起勇氣咳嗽了一聲,道:“這件事是我做的不好,你想罵就罵,何必嚇唬我。”
李茂道:“誰說你做的不好了,你做的很好。”
孟迎‘春’道:“皮笑‘肉’不笑,騙人。”
李茂將曲松軒手裡得來的東西拿給孟迎‘春’看,彈著那一疊印刷‘精’美的麻紙,道:“三十萬貫,一年的。這不是好東西嗎?”孟迎‘春’目瞪口呆,良久方道出一聲:“真是真人不‘露’相,沒想到區區一個沈洋糧行這麼有錢。我還以為他們生意做不下去才找你幫忙呢。”
又關切地問道:“你拿了這麼多,他們‘逼’你做什麼?”
李茂笑道:“做我該做的事。”言罷狡黠地眨了下眼,把那一疊紙塞到孟迎‘春’懷裡,囑咐收存好,這便拉過馬頭,對孟迎‘春’說自己還有事,不能入城拜見李氏,請她代為問候一聲,言罷撥馬向西而去。
黃塵滾滾,孟迎‘春’呆立半晌,忽然明白李茂這不是恨她,而是珍惜她——恐他出意外,親自送她回城來。
她捏了捏手中的那一摞票證,甜翻了心,蜜翻了胃,一顆心被塞的滿滿當當,再也容不下別人的位置。
入夏之後,河水暴漲,漕運不通,河中、陝虢、河南、鄭滑等十州縣更時時面臨滅頂之災,所幸的是經過搶運,數十萬石糧米趕在入汛前平安運入關中,不僅確保了西川前線大軍有足夠的糧草,又有效抑制了‘奸’商不法之徒藉機哄抬糧價,確保了關中地區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