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秦聞聽李忱稱帝,心中大喜,殺一光王和殺一皇帝,雖是同一人,這功勞可是大不同。為了給大中皇帝一點時間準備兵馬,他對梓州城圍而不攻,這便惹惱了急著為夫報仇的洪木木。一日半夜,洪木木率親兵三百人強行闖入嚴秦的寢帳,將脫的光溜溜的嚴大將軍從床上拎了起來,這讓嚴秦很沒面子,更讓他沒面子的是她竟譏笑自己胯下那一坨長的精緻。
大刀架在脖子上,嚴秦屈服了,當夜擊鼓聚將,二日一早便開始攻城。梓州軍民士氣高昂,但戰爭並不能只靠士氣,在燕軍和洞軍強大的攻勢下,只堅持了半天城池即告陷落。
洪木木剝去衣甲,只穿一件單衣,舞動彎刀率先殺進城去。
後方督戰的嚴秦望見,冷冷一笑,問由長安趕來的佩刀軍牙將:“都準備好了嗎?”
牙將道:“大將軍靜候佳音吧。”
遵照李茂的命令,進城前嚴秦三令五申,各軍不得濫殺無辜,違令者斬,不得奸\/淫婦女,違令者斬,不得搶掠公私錢財,違令者斬。
但洪木木顯然並沒有將李茂的話放在心上,更不將嚴秦放在眼裡,進城後依舊大開殺戒。
正殺的興起,忽有人報殺害張琦的兇手就藏身在城中兵庫內,洪木木也不懷疑,當即趕到城東兵庫,卻見門道狹小,她不顧親兵阻攔,搶過一面木盾,衝鋒在最前面。
守軍且戰且退,將其引入一座深院,忽然間四面弓弦亂響,弩箭如潑雨般傾瀉而下,洪木木身上無甲,頓時被射刺蝟一般。身邊的親兵也死了個七七八八。殘餘抬著她的屍體欲衝出兵庫,卻見大門四閉,四下裡殺出無數精甲燕軍,不問青紅皂白,一個勁地衝殺。洞兵一時全軍覆沒。
嚴秦正指揮進城,忽然得聞洪洞王陣亡,頓時捶胸大哭,左右盡皆流淚,留鎮在後方的洪洞蠻各位首領也嚎啕大哭,要求為洪木木報仇,嚴秦但哭不言,判官暗向諸頭領說道:“大將軍有聖旨管著不能明說,諸位可自便。”
各部首領嚎啕著殺入城中,梓州陷落,城中百姓半數被殺。
李茂在長安連續接到南征大軍屠城的訊息,大怒,立即命人將躲在家中養兵的朱邪赤心叫來,令其立即南下,奪取成都。
李茂實在很擔心,嚴秦奪了成都後又會濫殺無辜。
朱邪赤心不敢不從,當夜南下,他的軍馬此刻還在文州境內,到達軍營,挑揀三千精銳,甩開大隊,由山道南下,得洪洞蠻相助,十天後竟奇蹟般地躍進至彭州城下。
嚴秦大軍在梓州,蜀中精銳皆在成都以東,彭州以北尚有茂州為屏障,東北的漢州又屯駐重兵,彭州城內十分空虛。朱邪赤心先遣洪洞蠻六十人入城,使了個裡應外合之計,一舉攻破彭州城,殺刺史一,斬兵馬使三人,出兵直抵成都郊外。
嚴秦連屠綿州、梓州,蜀中百姓既怒又恐,李忱見人心可用,在成都招募一萬軍馬,日夜操練,欲與嚴秦一戰,軍馬屯在城東,不意朱邪執宜忽然到了城西。李忱大恐,率禁軍出戰,欲趁敵軍立足未穩,來一個迎頭痛擊。
兵馬由城西、城北兩處大營出發,到達城西時隊形已亂,朱邪赤心趁勢攻殺,只一陣,李忱便潰不成軍,丟了儀仗,敗回城中,朱邪執宜在陣中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斬首數千級,看的在城頭觀戰的段文昌肝膽欲裂。
成都被圍,前方將士大恐,士氣衰落,嚴秦聞聽朱邪執宜忽然到了成都,大怒,恐其好處被朱邪執宜搶走,當即率兵東進,一路勢如破竹。
段文昌的心腹幕僚勸他道:“近聞城西來了一位齊大郎,精通易經,何不請他來問問吉凶。”齊浩到成都後並未向段文昌隱瞞身份,段文昌知道他的存在,小心保護著,為自己留條後路。段文昌沒有說話,默許了。
三日後,是後宮晁美人生辰,李忱早年不好女色,身邊只晁氏等寥寥數人。成都被圍,軍民士氣低落,為了提振士氣,大唐的宰相兼西川節度使、成都尹率群臣上表,請皇帝大擺宴席,邀請城中親貴與會,營造安寧和樂的景象,提振軍民士氣。
李忱猶豫再三,還是答應了下來,順道宣佈冊立晁氏為皇后,也算是了了一樁心事。
一時親貴盡皆聚集在宮中,飲宴到最高氵朝時,西川節度使親兵悄悄入宮,接管了宮禁,並圍住了飲宴的大殿。
段文昌捧出一杯酒,跪在李忱面前,請其飲下,眼睛含淚,不敢直視。李忱坦然接過,一飲而盡。宣佈冊立髮妻晁氏為皇后,擇日行冊封禮,內外軍民一體歡悅。
宴散,李忱回到寢宮,不見任何人,半夜,毒發身亡。
二日,大唐宰相段文昌率文武官員出城歸迎大燕統帥朱邪赤心。
嚴秦晚來一步,被朱邪執宜摘了桃子,心中憤恨不過,左右勸他設宴誘殺朱邪執宜,嚴秦道:“殺一胡兒容易,與長安爭鋒卻難,那個人心腸惡毒,我弄不過他。此處不留爺,老子去打南詔,做雲南王,與諸位兄弟共享榮華富貴,落個逍遙快活。”
嚴秦酒後吐真言,以為身邊盡是親信無礙,卻不想這些與他過命的親信中也暗伏有龍首山的人,當即將他的悖逆之言報知長安,長安旋即給了朱邪執宜一道密旨,待朱邪執宜籌備妥當。有天使自長安來,宣讀皇帝聖旨,這道聖旨裡,李茂褒揚朱邪執宜有滅唐首功,封其為英國公,充任西川節度使,賜姓李。
褒揚嚴秦有滅唐大功,封其為衛國公,命其率眾南征南詔,奪回被掠奪的百姓,安定國家南疆。
聖旨裡特別指出,南詔的氣候與中原、關中、西北等地不同,宜用蜀地降卒,嚴秦原來所部軍馬交給副將餘盛人統領,專心訓練十萬蜀地降卒,擇日南征。
蜀中降卒也有六七萬,成都城大,招募個三四萬人不在話下,十萬大軍足夠征討南詔,如此安排合情合理,嚴秦說不出話來,不敢不從命。在李赤心的監督下,和神策軍將軍餘盛人做了交割,將所部兵馬移交給餘盛人統領,餘盛人追隨他多年,也算得上是親信。
隔數日,參謀廳下令嚴秦在眉州設大營,訓練南征軍卒,又令餘盛人率右神策軍主力萬人出蜀向東,進逼江陵,配合錢多多取武昌。
自此,嚴秦專心在成都之南的眉州訓練降卒,籌備糧草、軍械,準備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