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聽李斯笑道:“就拿十七年前秦趙的長平之戰來說,當時秦軍盡發十五歲以上的男子上戰場,兵力超過六十萬,這場戰爭立時五個月,最終秦軍死傷二十餘萬,取得了戰爭的最後勝利。而趙軍死傷五十萬,看似斬獲頗豐,但秦國的損失一樣是個天文數字!”
“我且為你算一筆賬,秦軍六十萬人,先不考慮軍官和軍種差異,每人每日按小米三斤計算,光每日的軍糧就得消耗一百八十萬斤之多,約合十五萬鬥,每鬥米市值三兩銀子,那便是四十五萬兩,五個月下來,只是軍糧開銷就需要兩萬萬兩銀子!”
“如果再加上軍種差異,兵器甲冑馬匹的費用,軍隊的餉銀,這一仗下來,秦國最少得支出十萬萬兩銀子!”
“我的媽呀!”
吳戰忍不住驚叫道:“十萬萬兩銀子這麼多?”
李斯則風輕雲淡道:“當然,這不過是估算,實際花銷只多不少!”
“這也太恐怖了吧?”吳戰以前從未想過一場大戰竟然需要花費如此巨資。
“所以孫子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李斯繼續道:“我提倡的間諜思路,不過只需要動用戰爭經費的百分之一,便可發揮巨大作用,這自然最為划算了。”
“可萬一敵方的人都不愛財呢?”吳戰好奇問道。
李斯淺飲一口香茗,潤了潤喉嚨繼續道:“你且記住,人性本惡,是人終究會有弱點,有些人貪生,有些人愛財,有些人好色,有些人善妒……只要你能抓住此人的弱點,便可以使他為你所用。”
“先生的學識和見解,令吳戰佩服得五體投地。”吳戰發自內心讚道。
“呵呵,我這點淺陋見解也就能在你面前顯擺先把,比起我那位師兄韓非,我還差得遠呢!”提到韓非,李斯的眼中神色複雜。
“先生怕是過謙了,這世間如果還有人比先生更厲害,恐怕此人早已非人,怕是成神了!”吳戰笑道,他實在不相信這世上還有人比李斯更有見識和頭腦。
李斯搖頭而笑,對於這話不置可否,卻聽他道:“吳兄弟年紀輕輕便有如此抱負,李某佩服。可依照眼下情勢,秦王尚且年幼,你何不留在王上身邊,先幫助王上打造一個秦國內部的間諜系統,時刻掌握群臣動向,好幫助王上順利親政?”
“先生之意我不大明白,還請先生明示。”吳戰坐直身子求教道。
李斯暗道孺子可教也,於是說道:“攘外必先安內,秦王如今年幼,朝政由太后和呂相共同把持,這種情形需要八年之久,在這期間,王權旁落,群臣猜疑,時刻都有可能發生威脅王權的事情。李斯認為,當務之急應該先保障王上順利親政。”
“可是如今已經有了先生,我無論頭腦亦或是經驗都不及先生萬一,先生為何偏要我來主導此事呢?”吳戰不解問道。
“哈哈哈……”
李斯大笑道:“你也說了,我有的不過頭腦和經驗,況且我剛剛由丞相府來到秦王身邊,秦王對我尚不夠信任,加上我明面上還是呂相安插在王上身邊的暗諜,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去做,所以沒有人比你更適合做這件事了。”
吳戰想想也有道理,如果自己來負責打造秦宮內的間諜協同,自然就不需要再扮演小六子這個內侍身份了,還可以由明轉暗,再加上幽冥暗衛勢力的支援,定然能夠成事。
想明白這點,吳戰對著李斯深施一禮,恭敬道:“就依先生之言,吳戰願意一試。還請先生多加指教!”
李斯見狀慌忙還禮,嘴上謙讓道:“吳兄弟過謙了,說實話咱倆一見如故,又有著輔佐賢君一統天下的共同理想,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幫助王上成就一番千秋偉業吧。”
冬去春來,永珍更新。
秦王身邊突然多出一個名叫李斯的長史,據說此人出自丞相府,明眼人都知道,此人定是呂不韋派來監視秦王的暗探。
而秦王身邊那個形影不離的內侍小六子卻突然不見了,有人說他得罪了呂不韋被秘密處死了,有人說他觸犯了秦宮大忌被杖斃了,還有人說他不小心墜入池塘溺死了……總之所有的說法最終都指名小六子已死。誰又會為一個內侍的死活去費心呢?
秦宮深處一座人跡罕至的別宮內,此時正矗立著幾名男子,他們一個個頭戴皮兜,黑巾遮面,只露出一雙眼睛。黑色的皮甲與黑夜相融,凌厲的眼神與死亡相通。
他們,便是吳戰奉嬴政之命新成立的‘羅網’組織,他們以各種各樣的身份隱藏在秦宮的每一處角落,或者隱藏在一眾王公大臣的家將中間,一張天羅地網正在悄悄鋪開,任何獵物終將難以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