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蟻賊 >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27 冊妃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27 冊妃 (第2/2頁)

“顏家小姐,如何?”

洪繼勳大怒,幾欲拂袖而起,大聲地說道:“主公欲令海東亂、進而天下亂,以至主公之家中亂麼?”漢宣帝的那句話,洪繼勳在條陳裡也有寫過。因此,他此時有這麼一個質問。立顏淑容為妃,是不是也想亂家?

鄧舍一笑,顧視文華國,道:“先生何其怒也!”面色一正,道,“我適才戲言耳。羅家娘子,如何?”

洪繼勳回嗔作喜,行跪拜大禮,說道:“羅家娘子聰慧,年雖少,有貴人之姿,又已有身孕。兼且其父羅郎中秉性純厚。若她能得立為妃,不但主公之福,眼看嫡長亦可確立,並且誠然海東之福,可示主公不忘舊人的仁厚。人主豈可能有戲言?臣便請主公明日即頒令旨,以宣海東。”

鄧舍哈哈大笑,面色甚愉,心中卻想道:“姬宗周說為臣難,為君也何嘗不難!若尋常人家,三五畝地的一個田舍漢,娶個老婆哪兒得來這麼多的麻煩與周折?還不能隨心所欲。”嗟嘆不止。

他對羅官奴也不是沒有感情,也很喜歡她。但這種喜愛,更多的與男女之情的喜愛無關。純粹的是一種對“天真無邪”的喜愛。遠不及顏淑容帶給他的心動,但是為從長遠計議,卻也只能忍愛將之放棄。

他猛地想起,前陣子才剛暗示過羅李郎。說:如果有人提議立羅官奴為妃的話,要他主動請辭。計劃趕不上變化。如今,也只有收回前邊的決定,做出相應改變了。但是,也許是不甘,也許是一點的“反抗”,鄧舍卻不準備再去將已經改變的主意告訴羅李郎。

不打算提醒他。就讓他拒絕幾次也好。

洪繼勳既得首肯,必然明日就會上書。想一想羅李郎那謹小慎微的模樣,聞見此書,定會心神俱駭,少不了跪地不起,苦苦推辭。洪繼勳肯定大怒,一個是外人,一個是羅官奴之父,兩個人偏偏一個堅持要鄧舍立羅官奴為妃,一個執意不肯。羅李郎儘管膽小,為不惹鄧捨生氣,說不得,也定會壯起膽子,與洪繼勳當庭爭執,吵嚷不休。

然後,鄧舍忽然竟答應了洪繼勳的上書。羅李郎會是什麼表情?想到妙處,鄧舍不禁又是一陣哈哈大笑。笑聲在夜色傳出甚遠,極是清亮。文華國與洪繼勳面面相覷,不知他在樂些什麼。姑且也算“苦中作樂”。

這第二天的庭上紛爭,確與鄧舍料想的差不多。不需再多贅言。

下午,鄧舍即發下令旨,依舊用“皇帝聖旨、燕王令旨”做為開頭,宣示海東上下,說明要冊立羅官奴要妃。既已立妃,不可無嬪。也索性一併將顏淑容、續阿水與一個高麗公主三人立以為嬪。又或許是出於補償,又特地將顏淑容的兩個侍女,立之為媵。媵者,陪嫁之女是也。

嬪、媵算是姬妾一流,就不必再專門發文冊立了。只是因為鄧舍的執意要求,在冊妃文中,將顏淑容與續阿水附帶地寫了一筆。

順帶,那高麗公主也被寫了上去。便是那對“姑侄公主”中的侄女,公主號為“嘉順”,小名兒喚作觀音婢的。她好在眉心點一紅痣,當閨房之內,繡床之上,紅燭之下,一絲不掛,柔白如雪。還真是有點玉觀音的樣子。單純以高麗公主來相對比,鄧舍對她的喜愛算是較為出眾的。

至此,鄧舍後院多人,名分齊備。

至於李阿關、李閨秀等等,或因名分,或因出身,或因冊立人數的限制,卻皆沒在此次的冊封中得有地位。對此,李閨秀應該是不會在乎的。但是,李阿關呢?她會不會在乎?這卻又並非是鄧舍所能理會的了。

冊封的文書既出,為早日形成事實,以防安豐再有變局,鄧舍又與群臣商定,便定在兩個月後,選一黃道吉日,即做正式地迎娶。

既然做出了迎娶的決定,羅官奴、續阿水雖與鄧舍已有了夫妻之實,儀式還是需要走的,分在外邊尋了兩處宅子,安置出去居住。顏淑容也即在當日便回去了益都家中。等到時候,一起娶進門就是。又令把觀音婢也接來。吩咐分省左右司、益都府衙這就緊鑼密鼓地開始為婚事做準備。

對婚禮的儀式,鄧舍沒別的要求,只有一條批示:務要儉約。

種種安排,甚是繁雜,不一一細表。

只說冊立的文書傳出,海東上下有喜有憂。反對者以姚好古為首,其數甚眾,卻因為一來得訊息晚了,冊立已成定文,沒辦法再出面諫言;二來也是因為鄧舍在海東的地位使然,他做出的決定,包括姚好古、方從哲在內,一時也竟是沒有一個人敢真冒著觸怒他的危險表示堅決的反對。羅官奴將要被立為妃子之事,似乎自此已成為定局。

鄧舍把打算再派去安豐的那個使者召來,出示了冊立文書與他觀看,交代了幾句,著其及早動身,務必好言好語,把小明王的“賜婚”給回掉。

他並提點使者,小明王形同傀儡,安豐之權盡在劉福通之手。嫁女之事,與其說是小明王的意見,不如說是劉福通的想法。劉福通有族弟,名叫劉十二的,曾經去過海東。鄧舍曲意交往,彼此處的關係還算不錯。

以及還有沙劉二,早先他千里勤王,去安豐的時候,鄧舍也曾給以了大力的幫助與配合。

若是事情難辦,劉福通執意不肯答應,又或因為發現了海東的倉促立妃,從而感到十分生氣的話,也不妨可以去走走這兩個人的門路,說不定會有柳暗花明之喜。那使者心領神會,不日便又攜厚禮、駕車馬,喬裝打扮,不辭千里之遙,橫穿敵國之境,跋山涉水,自去安豐不提。

近日來煩憂鄧舍的三件事。

函山之戰,為疥癬之疾,其根本之要害是在濟南,這卻非短日可以解決的。暫且可以擱置。小明王賜婚,經過幾天的緊急商議,已經有了藉口,可以回絕,也可以暫時放下了。只有萊蕪貪腐,事關國本,若不能儘快、儘量妥善地將之加以解決,怕勢必會造成極其惡劣、難以挽回的惡果。

鄧舍放下了別樣的心思,把其它的公務一概排在後邊,集中精力,聚起精神,把全部的視線都投向了萊蕪。沿途州縣,一撥撥的回報遞來,趙過已過臨朐,趙過已過七寶山,趙過已至牟汶水,趙過已到萊蕪。

很快,趙過的第一封密奏送至了他的案前。

——

1,亂我家者,太子也。

“皇太子柔仁好儒,見上所用多文法吏,以刑繩下,常侍燕從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柰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過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嘆曰:‘亂我家者太子也!’”

“漢宣帝少年時代,重遊俠,喜遍遊,對地方的治安問題頗有心得,所以重視循吏(對法律熟習的官吏和酷吏(對法律酷守的官吏的法家精神。‘信賞必罰’是漢宣帝時代的美稱。

“可是太子奭卻是一位儒教的教條主義者。漢宣帝曾自嘆說:‘亂我家者,太子也。’後來太子即位為元帝時,即把鹽鐵的公賣制度廢除,認為政府不應該‘與民爭利’。可是,隨之國家的收入減少,元帝財政發生危機,元帝終於又把鹽鐵公賣制恢復了。”

最新小說: 大明國醫:從九族危機到洪武獨相 退婚後,太子他忽然對我圖謀不軌 超級讀者系統 大唐太子:開局硬剛李世民 無限之園 校花的貼身奧特曼 終末之城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主角光環奪回計劃 你應喚我一聲小叔 全城黑心酒樓都被我罵倒閉了 全家一起穿,反派瑟瑟發抖 反派崽:這個家沒我得散 女知青帶夫回城 寵妾滅妻?將門嫡女開局休夫 對照組知青在年代文裡吃瓜 巫女[無限] 異世界中餐館 惡婆婆重生後,全家崩劇情了 扮演黑月光後男主更瘋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