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無濁恍然,搞了半天,是這兩句話傳到了這裡來了。
不用說,肯定是項宏的意思。
這兩句話意義簡單,且能極大的激起人的報國之志,越是年輕熱血,聽了之後便越是澎湃。
若沈無濁是皇帝,恨不得立馬就將這兩句話傳遍天下,讓天下學子...不,應該是天下所有人都聽到才好。
不過現在也沒差,國子監不僅是帝國培養人才的地方,也是帝國喉舌,網織輿論之所,項宏故意為止,不必說,接下來便必須要大肆宣揚一番。
“先生謬讚了。”沈無濁做出一副謙虛的樣子。
先生滿意點頭,示意沈無濁坐下,隨後對眾人道:“剛剛老夫說的兩句話,爾等可聽清楚了?”
“聽清楚了。”眾人齊聲應道,隨後一人激動問道:“敢問先生,這是哪位大儒說的話?”
先生笑道:“大儒嘛,他現在還稱不上,不過將來就不一定了。”
“先生這是什麼意思?”
先生指著沈無濁道:“因為這兩句話,都是出自他的口。”
眾人聞言震驚,再度轉頭看向沈無濁。
沈無濁只得應道:“脫口而出,讓諸位見笑了。”
“沈兄過謙了,我等碌碌之人,便是絞盡腦汁,也說不出這等振聾發聵之語。”
“沈兄憂國憂民,吾等不如也。”
“不愧是盧老弟子,當真不落凡俗...”
吹捧一兩句就得了,沈無濁倒也能坦然受了,不過看著情況,這吹噓之語怕是半天下不來,甚至愈演愈烈,倒是讓沈無濁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好意思。
只是一點點。
先生見情緒高漲,也道:“爾等當牢記這兩句話,將來無論身處何種境地,是青雲得意也好,還是江湖失意也罷,當以此為戒,勿忘國恩,勿忘報國。”
“善,學生領命。”眾人齊聲應道,這趴也總算是揭過了。
不過沈無濁的形象一下就高大了不少,甚至有些高不可攀的意思在裡面。
這還只是在丁院,等這兩句傳遍了國子監,傳遍了京都,甚至傳遍了天下,沈無濁也算是留下的姓名,多少也能漲點聲望值。
“盧老在錦安,可還安好?”
沈無濁點頭道:“老師一切都好,不過前些日子陵州尚有災情,老師心憂百姓夜不能寐,待六皇子殿下前去賑災,這才又睡了幾個好覺。”
先生嘆道:“盧老雖已告老還鄉,但仍然心憂百姓,關心國家,實乃我輩楷模。”
沈無濁笑道:“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由其民,老師平生之願,不過天下太平,百姓安康而已。”
“說得好。”先生撫掌大笑,“盧老當為此言之踐行者。”
“先生說得是。”
眾人神情激動,再度稱是。
整整一個晌午時間,沈無濁都在眾人吹噓吹捧中度過。
這兩句怎麼可能僅僅說給丁院的人聽呢?其他三院自然也有先生說與眾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