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了老僧,周夢淵上山是自北麓出發。
山之北面,積雪成冰,根本看不到地面,大青馬蹄子不斷打滑打絆,加之常年積雪不化,牲畜野獸幾乎絕跡,沒有人們前來採挖耕作,談何道徑?
周夢淵只好調轉馬頭,踩著荊棘,一路向著陽光一面盤旋而上。
大青馬蹄疾,呼呼生風,猶如龍騰虎躍,所向無阻。
一棵棵大樹老遠躲開,一道道溝壑如架橋樑,一面面崖壁,彷彿平地。
究竟是大青馬在騰、在躍、在駕雲,在飛翔····?周夢淵不得而知。
只覺得天旋地轉,耳風嗖嗖,“替天行道”披風呼啦啦作響,眼前一片混亂。
周夢淵想起馬主人兒子贈與此馬時一句話,此馬通人性,曾於狼口救過主人,回想往返突國經歷,周夢淵覺得,大青不僅僅只通人性,更是一匹天賜神馬,於是極為信賴。
冥冥回憶中,大青馬慢將下來。
周夢淵定睛一看,喝!看似高聳穿雲仰不可攀,於大青足下,絕頂原來如此簡單。
抬腿下馬,不容找尋。
日月劍把柄,威風凜凜赫然眼前。
那把柄,究竟是什麼材質,一時難以斷定,雖然已經年久失色,表面卻毫無鏽跡。
······
日月劍,並非想象和傳說之中的那樣精緻豪華鋒利無比,卻似一顆奇大的、扁的鐵塔插在那裡。
周夢淵過去,以身高衡量,劍柄末端,足可以避雨,單是那個“日”字,比自己身體還要高寬;轉向陰面,“月”字也是如此。
如此龐大之物,幾個人聯手也休想抱住,我能耐它何?就算是開眼界了吧。就算是老僧戲言開了個世紀玩笑。
周夢淵手摸著露出地表的劍刃,仔細打量著這個日子的“日”字,蒼勁而又壯觀,冰涼而又粗糙。
這才發現,日字的筆畫是凸出來。
轉過去又看,那個月字,卻是凹了進去。
奇怪!
難道說陰陽區分如此分明苛刻?如將月字凸出,日字凹入,結果又會如何?
復回到“日”面,仔細再瞧,進一步考察研究。
果真,玄機出來了。
那月字凹入不由分說。
這個“日”字,是用一把把形同大劍的小劍拼成的,如不仔細考究,根本看不出來。
周夢淵為自己的奇蹟發現而興奮。
伸手摸上去,自言自語道:“這麼多小劍,若能賜我一把,我定可以剿滅齊家寨子,為維護天下太平、為大隋百姓安寧建立汗馬功勞。”
“周夢淵,此話當真?你可信守諾言?”
還是那個熟悉的聲音大明寺方丈聲音,又迴響起來。
彷彿在天空,又似乎在耳畔。
周夢淵突然明白,山下時老僧索要挑子不過是個藉口,讓他來見識日月劍才是真正目的,不然怎麼會瞬間消逝呢。
周夢淵抬頭,環視天空,雙手合十,大拇指貼於胸前,沉思了半天,思忖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