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四,北京城南門。
李振帶上了劉錦棠麾下一個旅計程車兵,再加上魯少川、陳玉成和李秀成,以及跟隨李振南下的幾十個商人,還有若干家眷,一起趕往南京,這一路浩浩蕩蕩,因為人員多,而且人員雜,頗為熱鬧,商人們一個個都是人精,圍繞著王熾打轉,想和王熾搞好關係,畢竟,和王熾關係好,間接的相當於和李振的關係好。
另外的,李小彤、古麗娜、愛麗絲等人又是一個團體。
同時,魯少川、陳玉成、李秀成和劉錦棠又是另外的一夥人。
這些團體各不干涉,和各自的人吹牛打屁。
從北京到南京,這一路往南走,在三月初抵達了南京,畢竟,這一路的人數眾多,還有商人和家眷什麼的,耽擱了許多時間,抵達南京後,李振傳下命令,在南京逗留一天再繼續南下,商人們暫時停下來歇腳,李小彤、古麗娜等人也在城中安頓下來。
軍營,李振召見了南京官員。
領頭的官員出現在李振的視線中,李振頗為驚訝了一把。
來的人是他熟悉的人,名叫張之平。
對這個人,李振是有印象的,張之平是張之洞的堂兄,昔日奕在北京發動叛亂,篡奪了皇位,張之平和李振一起南下,保護著小皇帝到了南京,之後,張之平在軍中做官,隸屬於黃士海管轄,黃士海率軍離開南京後,張之平奉命留下來,駐守南京。
李振笑吟吟的道:“沒想到,會在這裡遇到故人,張之平,這幾年過得怎麼樣啊。”
張之平說道:“多謝大總統關心,這幾年在軍中為官,跟隨黃軍長學習,學到了很多東西,現在,我主政南京,也在努力學習,一定不負大總統的栽培。”
“好,好一個還在學習。”
李振說道:“學習是好事情,值得鼓勵。”
頓了頓,李振說道:“南京作為全國的重點地區,是外國人比較多的地方,比較開放,比較繁榮,你應該接到了曾總理下發的檔案,關於興建新式學校的檔案了吧。”
“接到了。”
張之平點點頭,立即回答。
李振饒有興趣的問道:“情況如何。”
張之平回答道:“當命令下達下去後,反響很熱烈,參與的人很多,南京城的大小商人,都讓自己的家族弟子參與,不過,有好處也有壞處,有無數的學八股文的讀書人出言反對,想盡辦法想制止新式學校的開辦,只是,這一舉動觸怒了南京城的商人,這些商人團結起來,立即把反對的人壓了下去,現在,學校已經開始正常運轉。”
“利益驅使啊。”
李振笑了笑,早已經猜到了這結果。
商人看到了出仕的機會,絕對會讓家族的子弟參與,一旦有人觸動這些商人的利益,商人們肯定會奮起反抗的,李振讓商人參與的目的,就是要借商人的力量,把反對的口舌壓下去,名正言順的繼續開辦學校,最後潛移默化的改變學校的教育方式,漸漸的扭轉八股文根深蒂固的力量。
李振來了興趣,道:“走,帶我去學校看看。”
張之平立即應下,和李振一起出了軍營,朝學校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