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的大元帥和左副元帥之死,而復仇。
為殺兄之辱,報仇。
為投敵判友之大不義,復仇。
復仇之命,不共戴天。
這個人是朱元璋。
在這個可以說是絕佳的機遇面前,史書上沒有寫他的表情,也沒有說他的心情,不過我覺得他應該是表現出了一定的生氣甚至是憤怒的心情,就算是單純的演戲做做樣子也肯定是有所表現的。
心裡即便是樂開了花,但是臉上也肯定是憋得通紅跟個猴屁股似的,可勁的生氣。
畢竟他們兩人在前不久還是自己的頂頭上司。
自己這個做下屬的,怎麼著也得聊表一下自己內心的尊敬,就算是走走程式也是應該有的。
在發兵之前,朱元璋也必然會藉助這個話題來鼓動眾心,說一些言不由衷連鬼都不會相信的屁話,但是為了鼓舞軍心,這是必須的,也是正常的套路遊戲。
當然,這時候也許朱元璋沒有發表該有的演講。
因為在眼前的這支軍隊是真真正正自己的班底,對於這支隊伍他比誰都瞭解。
眼前這些穿著隨便,松腰群帶的部隊絕對是一隻虎狼之師。
在這樣一隻部隊面前,只需要一句簡單的訊號,便如同是星星之火,在這火苗燃燒的瞬間足以迸發出萬丈烈焰。
在這等熊熊烈焰面前,再難的艱險也阻擋不了他們前進的步伐。
好了,廢話不用多說。
為了報仇,我們率兵討伐!
目標,金陵!
開幹!
在朱元璋率部討伐金陵的途中,一個人率領著三萬兵馬擋住了朱元璋的去路。
此人沒有佔山為王,也沒有落草為寇,但是他卻將三萬大軍駐紮在討伐金陵的必經之路的江寧鎮,拉起柵欄,築起碉堡,在這個屁大點的地方做起了過路財神的買賣。
此路非我開,此道由我攔;
要想打此過,留下買路財。
在這裡做著發財買賣的同時,他還在等著一個人,一個對於他來說有著殺兄長之仇不共戴天的仇人。
此人的名字叫做:陳兆先。
他還有另外一重別樣的身份:他是叛軍陳野先的從子(陳野先親兄弟的兒子)。
自從上次自己的父親帶兵出征以後,就好像是從人間蒸發了一樣,再沒有了訊息,聽說上次父親的出兵的任務是為了討伐朱和尚這個禿驢,現在既然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那我就找你朱元璋要人。
你如果敢不給的話,除非大爺我死在你的刀下,否則你休想從爺的地盤上活著跨過去。
而兵發到江寧的朱元璋也沒想到半路殺出來這麼個東西,剛剛解決了一個老的,現在又來一個小的,還有完沒完了?
這陳家不會是屬螃蟹的吧,走了一窩又來一窩。
這一窩一窩的蝦兵蟹將不會和爺們我耗上吧?
在雙方政治立場完全對立的情況下,和談是沒有可能了,看著眼前這個外貌特徵長的有些像棒槌的傢伙,朱元璋毫不猶豫的發動了進攻的命令。
既然給你臉,你卻不要臉,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給我打,打這群王八犢子。
讓你們為虎作倀,助紂為虐。
給我揍,揍這幫廢物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