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辦呢?
隔江而望,看著集慶的燈火繁華就在眼前,這道長江天塹橫在朱元璋的眼前卻猶如骨鯁在喉一般,卡著朱元璋進退不得。
抓耳撓腮,也想不出個主意的時候,一個人站在了他的面前。
此人的名字叫:俞通海。
他的身份是:水寨少當家的。
他此行的目的是:攜一干人等,下嫁朱元璋。
下嫁聘禮:一萬餘人和千餘艘船。
水寨,道上稱為水軍,官場叫為水匪。
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海盜,跟現在的索馬利亞海盜屬同一工種,主要工作就是打劫過往的船隻。
經常乾的營生就是:過路發財,統統拿來的買賣。
這群人來到朱元璋面前的時候,朱元璋應該也是不放在心裡的,和自己這些正規軍比起來,這些個只知道打家劫舍的水鴨子跟那些個岸上的烏合之眾沒有多少區別。
只不過是一個事水裡遊的,一個是道上走的。
混的場所不一樣,分工也不同罷了。
既然來了,朱元璋自然不能輕易放過他們,人家既然誠心誠意的來投靠自己,自己斷然沒有拒絕的道理,況且他們手裡的傢伙式自己可是日盼夜盼呢!
好不容易逮著一個冤大頭,怎麼可能讓他們再從自己手心裡逃過呢。
在這一萬多人來到之後,朱元璋照例連人帶船一起照單全收。
船有了。
人齊了。
最大的難題解決了,兵馬錢糧也早就準備好了,那就不需要再猶豫什麼了。
上船,發兵。
直取金陵(集慶)吧!
已經在和陽待得夠久,快要捂臭發黴長毛的眾將早就聽說金陵出美女,金陵十三釵的故事似乎還在自己耳邊縈繞,想想那一個個如花似玉的姑娘站在眾人面前的場景,那一個個水靈靈的花姑娘露出雪白而修長的大腿,綻放出猶如鮮花般璀璨笑容的時候,在軍營中除了男人就是爺們,連只跳蚤都是公的情形下,才華與美貌並存的女人似乎在向他們招手的時候,猶如餓狼一般的他們早就牟足了勁,迫不及待的想要打下金陵。
金陵,大爺我來啦?
美女,等著爺哈!
兩眼發青,滿臉泛紅的眾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時候,朱元璋卻站出來發出了反對意見。
如果想要拿下金陵,就必須經過採石(今安徽馬鞍)。如果我們越採石而不打,直取金陵的話,金陵必然有重兵把守,短時間我們絕對不可能拿下。這時候如果採石的軍隊在背後出手的話,那就是攻我們的後腚,抄我們的後路,到時候我們前後受擊兩面受敵,必然會損失慘重。
所以要想順利拿下金陵,必須先拿下采石。
不知道為什麼,採石可以算是郭子興死後第一場大仗了,按理說作為總元帥和右將軍的郭天敘和張天佑應該表表態的,起碼要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但是史書上說起這一段的時候,直接就把郭天敘和張天佑兩人給排除出去了,就好像是根本沒有這兩個人一樣。
在下達攻擊採石的軍事命令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看到郭張二人有任何的聲音,也沒見到他們兩人又什麼說法。
要知道雖然郭子興死了,但是依據子承父業的說法來講,做為郭子興的兒子郭天敘理當是成為全軍統帥的,張天佑雖然不是他的兒子,但是在軍中也算是排行老二,僅次於郭天敘之下的人物,但是就是這兩個人物,卻似乎並沒有發出任何聲音,猶如人間蒸發了一樣。
這時候就由不得我不去瞎猜了。
我估計這兩人這時候應該已經被朱元璋軟禁了起來,起碼是被剝奪了軍權是肯定的,畢竟這隻軍隊自從郭子興死了之後,他的兒子和小舅子就再也成不了任何的氣候,自從郭子興翹辮子之後,這隻軍隊的統轄權就再次回到了朱元璋的手裡,且被他牢牢的控制住了。
這時候有郭子興的經歷尚在眼前,朱元璋決然不會再重蹈覆轍,重新扶植郭天敘或者張天佑為傀儡了,他絕對不會讓其他人再騎在他的腦袋上拉屎撒尿。
他再沒有可能在自己的頭上安排另外一個頂頭上司般的人物。
這種猶如安插一隻達摩克利斯之劍的愚蠢行為,有過一次就足夠了,絕對不會再出現第二回了。
這隻軍隊從此以後,將會姓朱。
也只會姓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