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被稱為馬背上民族的元人對牲口要比人珍貴的多。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出生了!
這也註定了朱重八的命運。
不再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上天註定了這個時代屬於他的輝煌。
在那個顛沛流離的時代,朱元璋一家人就是生活在一間通風極佳,保溫措施極好的破屋子裡度過每個春秋。
這段日子雖苦,但是比起後來那種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隨時都要玩命的日子要好很多。
少年時的朱元璋沒有節假日,沒有學習,沒有外出,有的只是不停的工作,工作任務是:放牛,給地主劉德家放牛。
一個毛都沒有長齊的小孩,成天跟在比他個頭大一倍,體重足有他十倍的壯牛身後,這必然是他不想做的,但是註定了這是他的命。或許這是為了印證孟子的那句話,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及體膚,空乏其身。
至於學習那就更談不上了,連飯都吃不飽的日子,談學習,談四書五經,論語孟子就更扯淡了。
就在這樣的日子中,一直生活到十二歲。
【幹掉這個牛崽子】
某一天朱元璋和他的小夥伴們玩做皇帝的遊戲,遊戲流程很簡單,就是在一頓破土堆上放一顆又尖又滑的石頭,大家輪流來做,其他人則跪在“皇帝”腳下臣拜,誰能夠支援最久,誰就是皇上。幾個孩子輪流試過了,坐下來倒還勉強可以,但是隻要大家一跪拜,就都怯了場。
最後輪到朱元璋出場是,朱元璋編了個乾草掛嘴邊當鬍子,又鄒了個帽子當皇冠,然後一步步的走向了寶座,穩穩的坐了下來。接下來輪到眾人跪拜時,與眾人不同的是朱元璋穩穩當當的坐在石頭上,絲毫不見撼動,隨後他便被眾人呼稱為王!
小夥伴們在玩耍之後,都餓的前胸貼後背。
在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裡,這些小屁孩也都個個三餐不飽營養不良,飯菜裡面別說是葷腥,一年到頭能吃幾頓飽飯都算老天開眼。
那種每天南瓜野菜充飢,一干活油水全刮沒了,在哪個放個屁都是南瓜味的年代,一群小屁孩戲耍過後,眾人都叫喊餓。
而是時候也許是當皇上當過癮了,有人提議為了慶祝皇上登基,應該宰牛殺牲來慶祝。
肯定被驢踢過的朱元璋腦門一熱,竟然照準了。
群臣們一個個兩眼火熱的看著綁在樹上的牛犢子,便掄起了片刀,磨刀霍霍向牛羊。
當眾人火辣辣的目光望向牛犢子的時候,原本沒招誰更沒惹誰的牛崽子必然是害怕的。
你們這群毛都沒長齊的王八犢子想幹嘛。
離我遠點。
我看你們的眼神有點慎得慌!
而在眾人熾熱的眼神中,牛犢子倒在了高高掄起的刀下。
一頓美餐之後。眾人從喜悅中反應過來,因為擺在他們面前的牛骨在不久之前還是他們放養的物件,在地主眼裡,人可以丟,牛絕對不可以丟,而這個凶神惡煞的地主在他們的眼裡就是閻羅王。
不,他比閻王還可怕。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眾人沒了主意,更沒有人敢擔此責任。而此時朱元璋則站了出來,首先要求大家把吃剩下的牛尾巴找一個細小的石頭縫塞了半截,留一半在外面,然後讓大家清理掉腳下的戰場,隨後讓大家統一犯罪口徑,說這牛犢子跑到一個石頭縫裡拉也拉不出來了,隨後一起下山。
這等騙人的把戲哄哄小孩興許還能成功,但是對於地主來說,自然矇混不過去,也就是在當天,朱元璋遭到了地主的暴打。
暴打之中把朱元璋趕回了老家。
放牛的工作也算是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