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面銅鏡的背部採用的並非傳統的浮雕藝術,而是貝殼鑲嵌手法,在鏡子背面,用無數細小薄平的貝殼裝飾品鑲嵌了一幅精緻傳神的花鳥美人圖。請大家搜尋()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仕女挽著高高的髮髻,手中握著一團蒲扇。
這個仕女的線條頗為圓潤,體態豐盈,充滿靈動之氣。
在美人的頭頂,花朵和枝葉四下散開,分佈在整個銅鏡的背面緣邊,有四朵比較大的花朵並列在銅鏡的四個角,花朵微微向兩側傾斜,在花下各有一隻張開翅膀的鳳凰。
手指撫摸過那有質感的花鳥美人,雖然貝殼花雕的紋理很難摸出不同,但是霍思寧還是在花雕和銅鏡的銜接處還是摸出了細小的不同之處。
兩件東西的熱度和靈力都沒有差別,不過在這個銜接處,這兩樣東西的熱度有明顯的間斷,證明這凸出來的花鳥美人和銅鏡並非一體的。
霍思寧又仔細地將鏡子打磨光滑的那一面仔細地看了看,在這面不發熱的鏡子邊緣,能看到斑斑鏽跡。
古銅生鏽後會產生綠繡,但這面鏡子既然是假物,鏡面上顯然就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自然生鏽,多半是作假的人為了混淆視聽,透過特殊手段故意在鏡子上弄的假鏽。
她用指甲在鏡面的鏽跡上輕輕地颳了刮,再一抹,就看到有一些粉狀物脫落。
看到這情況,霍思寧心下頓時瞭然。
這種故意做假鏽跡的手段,在古玩作假上屢見不鮮。
只是有的做舊粗糙,懂行的人只需要用肉眼就能分辨出來;而有的則做得非常逼真,讓人不太好辨認。
霍思寧如果沒有透視,若是隻光憑手感,恐怕還真不能斷定這面鏡子上的鏽跡是作假而成。
霍思寧兩次摸東西的速度都不算快,雖然她有右手透視,但是她的基礎知識並不算紮實。
加上她這個人一向做事嚴謹,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不敢輕易下結論,所以很多細節問題她都留意到了。
一直到監考官敲鐘提醒她時間到了,她確認沒有任何疏漏之後,才抽回了自己的手退下講臺。
摸完了東西的鑑定師們紛紛坐回到了各自的座位上,有的人在偷偷打量周圍其他鑑定師臉上的表情,有的人則閉幕沉思,似乎在對他們心中的那個答案進行推敲。
霍思寧抬眼朝著馬立文看了一眼,隨即便收回了實現,依然回到她所在的角落裡做好。
這次中期考核將決定最後留下來的十位鑑定師進行終極PK,很多鑑定師都是摩拳擦掌,誓要在這次比試上和場上眾人比個高下。
每個人心裡都對周圍的對手有忌憚和防範之心,所以從進場到摸東西,大家臉上都不動聲色,生怕被其他人看出端倪來。
等到最後一個人也摸完東西走下講臺,工作人員動作迅速地給每個人都發放了一張白紙。
這個時候,主考官石慶雲才站起身來宣佈:“答卷已經分發到你們手上,下面給你們半個小時的時間進行作答,時間一到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將試卷統一收上來。”
霍思寧拿到答卷之後並沒有立即就寫答案,而是靜靜地開始沉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