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著無名小山的徐勇很是有些不甘。
他現在已經確認,山上的那些唐軍,再也沒有了那種讓人心悸的武器了。雙立終於被拉回到了同一條起跑線上。對方有地利優勢,士兵戰鬥力更強,但自己的人手更多。
可這也只是相對於無名小山而言,如果算上廣水城內的駐軍,他現在卻是一點上風也佔不了。數日鏖戰,唐軍損失不小,但城內城外的唐軍加起來,絕對還要超過三千人。自己眼下,卻只有五千兵馬了。
劉信達已經率領著主力趕赴仙人嶺,正在與北唐大將李敢的兵馬對峙,自己在這裡的任務,就是看住廣水城內外這三千唐軍,不讓他們出城搗亂而已。
李敢沒有主動出擊,他在等待石壯。
劉信達也沒有主動出擊,他在等待著向真。
這兩支兵馬,誰也沒有一口吞掉對方的實力,於是便只能隔著數里地,眼巴巴地互相對望著。
劉信達很希望李敢能犯一些錯誤。
與老到的石壯相比,出身於李澤親衛統領的李敢,在戰爭經驗之上,是很明顯的不足的,參與的大規模的戰事其實很有限。能坐到這個位置,與他和李澤的親近關係有著分不開的聯絡。每日劉信達都派出大量的斥候四處打探,也派出小規模的部隊進行騷擾,試探,希望能夠引李敢這頭蛇出洞。
但很可惜,李敢雖然年輕,但卻極其沉得出氣。
不管劉信達如何做,是示弱露出明顯的破綻也好,是恃強百般凌辱也罷,他都以不變應萬變,硬生生地當了一回縮頭烏龜。
面對著北唐軍隊完善的防禦網路,劉信達也是無可奈何。
他不想去進攻防禦完善的唐軍陣地,廣水城和它外面的那座無名小已,已經給了他沉重的教訓,當唐軍想要守的時候,沒有數倍的兵力,沒有付出沉重代價的心理準備,壓根兒就不要去嘗試。
看來只有進行雙方大決戰一途了。
最多三天。
三天之後,雙方的兵馬,便會齊聚仙人嶺左右了。
這將是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勝負,將關係著雙方以後的戰略態勢,正是誰也輸不起的一場戰鬥。
徐勇再次看了一眼無名小山,轉身回營,準備回去睡上一大覺,反正現在他是無法發動進攻的,但唐軍,也根本就沒有實力向他發起反攻,那麼大家便這麼僵持著吧!
隨著形式的發展,廣水城的得失,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
雙方主力的決戰,將會成為這場戰事的主色調。贏者通知,輸家將一無所有。
還沒等徐勇走回自己的大帳,急驟的馬蹄聲便打破了他的平靜。
滿身是血的一名南軍騎兵,幾乎是摔倒在他的面前。
“徐將軍,北唐騎兵,北唐騎兵!”騎士趴在地上,仰起頭,聲嘶力竭地大聲吼道。
其實,已經用不著這名騎士來報信了。
燦爛的陽光照射之下,卻有悶雷一般的聲音隱隱傳來,捲起的股股煙塵在一霎那間便幾乎是遮天蔽日。
“準備戰鬥!”大驚失色的徐勇快步奔向自己的大帳。
不等他的大營作好準備,廣水城中卻是鼓聲大作,緊閉多日的城門突然大開,任曉年一馬當先從城門洞子裡躍馬而也,在他的身後,唐軍蜂湧而出。
而在無名小山之上,嘹亮的軍號之聲響徹天地,劉元,秦疤子帶著他們的兵馬,一路向下。
廣水城發起了發攻。
梁晗閃渡巖子河,擊潰勝保五千大軍,接下來並沒有去奔襲更近的公主嶺,公主嶺有荀琦的一萬大軍,而且佔有地理優勢,哪裡的地形,並不適合他的騎兵快速機動。是以在擊潰了勝保所部之後,他立即掉轉馬頭,直奔廣水城。
任曉年劉遠這些人,對於梁晗部隊的動作,事前其實並不知曉,他們在戰前得到的軍令,就是死守廣水城,等待援軍。
所以當看到梁晗的騎兵自遠自席捲而來的時候,這兩員大將立即便做出了同樣的一個動作,出擊,糾纏住徐勇的大軍,不給對方有從容立陣的機會。
徐勇在廣水下的大營,還是很完善的一個攻守兼備的營寨,要真是讓對方從容地在營寨內防守,梁晗突破並不容易。
但徐勇的大營離他們太近了。
如同徐勇所料,現在他們兩處人馬加在一起,也不過三千出頭,但這三千人,在這個時候的動作,卻是致命的。
徐勇不能無視這三千兵馬的迅猛出擊,因為他手中也只有五千人。
此時攻守易勢,輪到他只能被動防守了。
兩邊同時作戰,他根本無法應對。
徐勇當機立斷,放棄了寨牆的防守,此時還分兵防守寨牆,只會將他的兵力無限攤弱,最後的結果必然是一面也擋不住。
將所有的兵馬回縮到了中軍附近,利用了營內所有能利用起來的東西,在大營內製造了無數的障礙,以此來延遲騎兵的速度,降低騎兵衝擊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