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暗殺組的成員身體素質、功夫武藝參差不齊,在與蘇三兩對抗的時候難免會有十幾號人傷亡,但蘇行棟並沒有因此而停止讓他們以對抗的方式,快速地接受並吸收少林的絕學!
同時,蘇行棟也能借此作為由頭,在暗殺組的組員中,挑選出真正適合於暗殺組未來發展的武藝人才,且又能讓自己的兒子高興,自己也會因得到眾多的人才而高興,一石三鳥,蘇行棟何樂不為呢?
就是在蘇行棟略帶殘忍的訓練之下,程澤亨、呂常信、廖行天、鄭德峰等一干佼佼者便在這隻擁有了十年底蘊的組織中,生根發芽,大發異彩!
在十年後的今日,在戰火紛飛的陣前,經過了長期訓練之後的鬼兵隊隊員們,正在與比蘇三兩要弱得多的蒙古騎兵、步兵!
以吳小為代表的鬼兵隊的新隊員們雖然能夠用其血肉之軀,暫時地抵擋得住蒙古騎兵的馬刀或者是其他的兵器,但是在結結實實地擋住了之後,在他們被砍中的地方,就會出現一道血痕;
若他們沒有立即停下來,還要繼續與敵人即體型強壯、訓練有素的蒙古騎兵們繼續糾纏不休的話,他們身上的血痕就會慢慢溢位血來;
隨後,就算他們是在亢奮的狀態下,沒有立即感覺得到疼痛感,但他們的身子內部也會承受不住壓力,之後便會因為流血過多而感到全身睏乏、疲憊,所以不能真正地能做到刀槍不入!
可惜的是,像吳小、趙一七這樣的武學人才,就是因為緣分和機遇不到而沒有提早加入到聚義堂中,成為其暗殺組的一員,則能夠接觸到的少林功夫的時間少;
並且,他們所學的少林外家的功夫和內家功夫都還不是一把手傳授的,而程澤亨、張德興等人的武學造詣自然是沒有蘇三兩高,所以其在傳授的武藝上,其在質量上,自身就會大打折扣!
而經過了蘇三兩親力親為訓練後的一百名鬼兵隊的老隊員們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他們在訓練中可不敢有半分的懈怠,因為若是不能每時每刻都集中精神全力以赴,蘇三兩隨時就可能將他們弄死!
就是在這樣的強壓之下,就是在蘇三兩就算是明擺著對他們下手較輕的情況下,他們都必須要打起萬分的精神,學習武功並積極地將其運用到實戰當中!
經過了五年來的日夜訓練之後,這一批經過從八千名暗殺組中挑選進鬼兵隊的隊員裡,已經大部分掌握了少林功夫的訣竅,則現在要對付眼前這些蒙古的騎兵,簡直就是輕而易舉的小事情!
一百名鬼兵隊的隊員們擋在蒙古騎兵的前面,彷彿形成了一條無形的鴻溝一樣讓蒙古的騎兵和步兵們都難以逾越;
而對於這條與他們之前遇見的漢人軍隊無論是從進攻來看還是就防守來說都有不同的鬼兵隊隊員來說,蒙古的騎兵和步兵的每一次衝擊,每一次包圍,都像是衝進了毫無底線的懸崖或者是天塹一樣;
往往多是有去無回,大多都是沒有與其互相對視一眼後就死去了,更別說能對上一招,打上一個回合的了,要是有反抗的蒙古騎兵或是蒙古軍中的將領;
鬼兵隊的隊員們是不介意讓其所乘坐的戰馬,以及他們手中拿著的兵器,被鬼兵隊的隊員們手中的大刀和長劍連其主人即蒙古的騎兵或是步兵的本人一起,劈成兩半!
虐殺蒙古人,特別是可以虐殺的是蒙古的所謂的精銳騎兵的時候,不光是鬼兵隊的這一幫老油條們,精神都是像打了雞血的,渾身都是充滿著力量的,心中就想著怎麼個砍死對方。
再者,就連他們手中的兵器在他們的帶動下,都像是充滿了靈性的嗜血靈獸,它們都是長期存放在明教的聚義堂中的兵器。
其中有些刀和劍可是十二年前,蘇行棟剛當上明教的聚義堂的堂主不久後,就著手讓人打造了,且為了使其能夠絕對地鋒利,蘇行棟可謂是每年都是傾盡了聚義堂所有可以動用的資金。
就算是他自己吃不飽、穿不暖的,也要將一把把削鐵如泥、吹毛立斷的兵器打造出來;而且,精益求精的蘇行棟也要求他手下的那群工匠們,每當打造好了能夠劈斷石頭或者是岩石等堅硬物件的兵器的時候,都需要安排暗殺組的隊員們去試練。
其中試練的過程就是讓隊員拿著製造好的兵器,每天沒日沒夜地對著石頭、岩石、樹木等只要足夠堅硬的東西,都能成為其砍向的目標!
蘇行棟這樣安排的目的便是在於想製造出真正能上到戰場,成為能協助使用它的勇士,在千軍之中取項上之首級,協助使用它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