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凌幹掉了第一個蒙古騎兵後,便將其踢向騎行在他身後的蒙古騎兵,藉助他身子的重量將其身後的戰友壓制住,使得他們出招的視線都受到了干擾,便藉此穩穩地站在馬匹之上,隨後便對蒙古的騎兵們見招拆招,打得對方毫無還手之處!
若是認為,鬼兵隊的老隊員們能夠多次力克蒙古騎兵,無視對方的人數以及軍隊的品級,都是因為他們的進攻速度快、出招兇猛、果斷的話,那絕對是大錯特錯的!
呂珍部隊計程車兵們本來是這樣認為,並沒有質疑過的,但是當他們真正與其接觸,親眼看到他們的作戰方式的時候,才意識到:他們的厲害之處可不僅僅侷限於進攻,他們的防守,一樣是令人窒息的!
一百名鬼兵隊隊員們的防守厲害之處可不同於其進攻的時候出招華麗,反而是以最簡單的方式,即用其簡單的戰袍所包囊血肉之軀,就能輕輕鬆鬆地蒙古騎兵手中的馬刀所揮砍下來的進攻化解了!
鬼兵隊的這些老油條們可謂是真正的擁有著刀槍不入的身法,這並不是因為其有何秘訣,也不是在後世人看來只會出現在武俠乃至是仙俠、玄幻中的情節!
而是實實在在地能抵擋得住馬刀揮砍下來所產生的威力!
其中所謂的奧秘便是在他們的身體足夠的結實,肌肉發育到了一定的程度上後,再練習少林的外家功夫,即常人所能說得出“金鐘罩”、“鐵布衫”,其實這些都是“氣功”!
鬼兵隊的隊員們會氣功,這是蘇行棟時代的聚義堂的暗殺組的層級較高些的組員們每日訓練比別的科目;
蘇行棟和隊員們都知道自己是血肉之軀,所以想要光靠著一身的蠻力和狠勁,在戰場上與敵人喊打喊殺,拼死拼活的,小單生意還好,但是當大單生意來臨的時候,傷亡必然會增多!
這樣一來二去的,蘇行棟就覺得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殺手都被輕易地耗費掉了,其成本遠遠要大於所得的利益,這樣所得到的利益便是杯水車薪,很划不來!
特別十年前的一單要對付蒙古貴族的精銳騎兵部隊的生意中,那次所派出去的五百名暗殺組的成員,到了任務勝利地結束了之後,也就回來了十六名……
這一次慘痛的教訓後,蘇行棟便開始轉變訓練其手下的暗殺組成員的專案,從之前的只是注重作戰時候的進攻,一味地強調以少勝多、以速度取勝等只有進攻元素的戰術、戰法;
隨後便逐步轉變為既能在進攻上完勝於對手,又能保全隊員們自身性命的技戰術和戰法;
為了讓新一代的暗殺組能夠快速地適應新的戰法,蘇行棟還特意從嵩山的少林寺,請來了幾位高僧,他們是在氣功方面很有造詣的大師。
他們一聽說是蘇行棟的暗殺組練習“金鐘罩”、“鐵布衫”,就是為了抵禦外敵,為了對抗蒙古軍隊及窮兇極惡的蒙古騎兵;
他們才捨得出山,幫助聚義堂的暗殺組的隊員們訓練用氣功抵禦住蒙古騎兵的馬刀及其他在戰場可能會見到的種種兵器!
到了蘇擇東從其“父親”的手上接手暗殺組,後改組成為鬼兵隊後,這一支歷史悠久的隊伍已經與少林寺的氣功大師走過了十個春秋。
在這期間裡,十年之前被蘇行棟聘請的五位少林高僧相繼離世,而在最後一名高僧歸天之前,見蘇行棟的兒子蘇三兩的習武天賦實在太好了,便破了門規;
將少林的內家功夫和外家功夫包括其氣功的秘訣和秘籍,都傳授於他,這樣一來,蘇三兩便在十二歲之後,以得到了充足的飯、肉、菜、衣的前提下;
透過習少林的武功而“茁壯成長”,他的其他方面真的不行,但就武功這一條能做好,其還是能在亂世中生存下來的;
但若是按照歷史的程序,等到了朱重八時代的明朝,他這樣的人是最難以在那樣對武將重重的打壓下,還能生存下來的!
蘇三兩並沒有辜負少林高僧的眾望,練就了一身好武藝的同時,也在其父親的特意安排之下,讓他透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將少林武功的精髓都傳授於其暗殺組的隊員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