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者,地方曲調也;雅者,正調也;頌者,宗廟祭祀之樂歌也。
“樂與詩配,均可吟唱也。”
女王聽了翻譯,眼睛一亮,透過吐庫勒問道:
“卿可為老身試唱乎?”
虢石父答道:
“大王要聽,下官敢不從命。只是,唱詩須有樂鍾伴和。下官試為大王吟誦一首,可乎?”
見那大王點點頭,虢石父清了清嗓子,吟誦了一首: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
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
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
好也。”
那虢石父聲音清亮,高低婉轉,把這首短詩吟誦得韻味十足,眾人聽了都在心中叫了聲好。
吟畢,虢石父解釋道:
“此詩乃寫情人之忠也,贊其投桃報李,永結同心之誠信也。原出衛國之地方小調,若要和上鐘聲唱之,曲調甚美也。”
龍子西心想,這首詩雖然寫的男女之情,虢石父此際誦出來,卻暗含禮尚往來,兩國交好之意,實在是聰明之至。
偷眼看那土大人,土大人也正滿意地點著頭。
那女王聽完翻譯,十分高興,情緒大好,緩緩坐起,透過吐庫勒說道:
“上國文明果然不俗,我邦今後還要多向上國請教。”
土大人馬上介面:
“吾王亦知貴邦仁義,大王慈祥。所以,願意將女兒嫁給貴邦太子為妻,互相取益,永結同好。”
女王微笑不語。
土大人又道:
“吾王為表誠意,特有一樣薄禮獻給大王。”
把手一招,早有從人抬過一個箱子來。
開啟,從中抬出一件青銅器物,擺在座前。
那物形狀如缸,上面有蓋,四周有耳,耳連四腳,表面刻著花紋,底端鐫有銘文。
那女王欠身看了一看,卻不認識,透過吐庫勒問道:
“此是何物?”
虢石父起身答道:
“此物名簋(gui四聲,鬼),由青銅鑄就,原為食器,如今卻作禮器之用。
“大王可見下邊的‘作寶彝’三字?
“卻是隻有高貴之人才配用此物。
“吾王送此銅簋給大王,乃是祝願貴邦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簋滿富足,永享太平之意。”
那女王聽了翻譯,十分好奇,由侍女扶著走下榻來,近前看了又看,面露笑容,透過吐庫勒道:
“此物直恁地精緻。爾等回覆宣王,老身笑納,並致謝忱。”
吩咐從人抬下,回到榻上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