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東踱步來到小黑板前面,重新拿起粉筆頭,在黑板上寫下一個數字——500。
然後笑著說,“薪火計劃主要分為三個方案,以此來實現每年從首都各大院校中招收500名優秀人才的目的。”
“多少?”
“500!”
“每年?”
底下眾人驚呼。
“小李同學,你的薇創科技有多大規模啊,如果按你說的,形成長期合作機制,每年招收500人,那5年、10年呢,你們用得著這麼多人嗎?”
“是啊,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你們雖然有一批不錯的科研專家,可畢竟才25人,25人帶500人都顯得有些吃力,再多的話……”
他的話雖然沒說完,但意思在場眾人都已知曉,李亞東同樣如此。
“我先回答張校長的第一個問題。是的,每年500人,您沒有聽錯,而且我們也絕對需要這麼多人。您完全不必擔心薇創科技的規模不夠大,實際上各位剛才在照片上看到的那些實驗室,空間看起來似乎都挺狹窄,那是因為現在都是租用的場地,而薇創科技目前在深證那邊正在建設一座佔地超過3000畝的大型產業園,96年就可以投入使用。”
“3000畝?”
聽到這個數字後,好多校長都情不自禁地瞪起眼珠子。
給嚇的!
“快趕上半個北大了。”吳樹清打趣著說。
不過也是一句實話,北大佔地規模約7000畝,3000畝豈不就是半個北大了?
“再回答王校長的問題。其實剛才我已經講過,薇創科技去年下半年才開始籌建,迄今還不足一年,而在這有限的時間裡,我們只來得及邀請二十五名專家加盟,但我們努力挖掘更多科研專家加盟的行為,卻從未停止過。可以透露給大家的是,在今年年底之前,將會有一大批俄羅斯的科研專家來到中國,並加入薇創科技。”
“俄羅斯?”眾人聞言,皆是眼前一亮。
“好主意啊!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境遇十分困難,民生尚且不容易保障,更別提發展科技,我聽說很多科研機構都關閉了,裡面的高技術人才也相繼失業。”
“是啊,的確是個好主意,蘇聯老大哥那邊的技術人才還是很多的,去年國家不就招攬了一批嘛,你們能想到去那邊挖掘人才,算是走了一步好棋,而且那邊的科研專家們也需要幫助。”
他們也就是不清楚李亞東曾在俄羅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事蹟,否則就不會這樣講了。
實際上當初深證一行,得知人才難覓之後,李亞東的第一個心思便打到俄羅斯。
以他在那邊的實力,辦起這件事情來並不存在太大壓力,早就給勝利哥去了電話。
正好勝利哥剛助力弗拉米基爾同志獲得聖彼得堡市長一職,也騰出了手,便馬不停蹄地開始操持此事,目前傳過來的效果還算不錯,大概年底之前就能收網。
“兩位前輩還有疑問嗎?”
張校長和王校長笑著擺手,示意李亞東繼續。
“對於這每年的500名人才,我有意分成三個方案來招收。第一方案我稱之為‘人才培養’。”
李亞東說到這裡頓了頓,眼神掃視過底下的諸位校長後,繼續說道:“我曾求學於北大,所以對於首都這邊的大學氛圍並不陌生,知道很多學生都有出國留學的想法,當然,有人實現,有人沒能實現。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錢的問題,現在各院校的獎學金畢竟就那麼幾個,只能幫助到極少的一部分學生。所以我決定,以薇創科技的名義另設一個獎學金,以此來幫助更多優秀學生來實現他們的留學夢,讓他們可以繼續深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