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飛馳在車輛稀疏的馬路上,漸漸臨近東門商業步行街,還未看到金拱門的時候,一個巨大的小丑,便出現在李亞東的視線中。
是不是這個年代什麼東西都講究大?
日了狗,一個巨大的充氣小丑居然坐在三樓頂上,陡然看過去還怪滲人的,有種“哥斯拉”的既視感。
“還好,人好像不是很多,才排到二樓。”蘇姑娘一臉興奮,炸雞狂魔的本性暴露無遺。
不過讓李亞東稍微安心的是,她似乎怎麼吃都不會胖,天賦秉異。
“才排到二樓……”
李亞東也是醉了。
對於一個終極吃貨的耐心,他始終是無法理解的,他曾經和幾個朋友一起去吃海底撈,拿到的號碼是一千多號,服務員小姐姐笑著告知,大概需要等三個小時,然後……他扭頭就要走,卻被幾個朋友架了回來,硬著頭皮等了兩小時五十八分鐘,他到現在都記憶猶新。
要換他的脾氣,龍肝鳳膽他都不吃。
今天的情況約莫差不多,回到中國後還沒開過炸雞葷的媳婦兒一定要吃,你有什麼辦法?
排吧。
四人停好車後,便開始了漫漫排隊路,可憐他的時間,這頓麥當勞的代價可高了,他現在賺錢的速度不說按秒來計算,但分鐘,估計也差不多。
這家金拱門還是挺大的,三層樓,從玻璃牆面看進去,每一層裡面估計都有一百多張座位。
店面佈置倒是有些不同,自上而下開放,從三樓開始排隊。既然蘇姑娘說“才排到二樓”,還一臉竊喜的表情,那就不難想象它週末時的火爆程度,肯定是從三樓排到一樓。
長長的隊伍中雖然人群各異,但主要還是帶小孩的大人,對於這個年代的熊孩子們來說,能被父母帶來吃一頓麥當勞,估計就是最好的獎勵,一頓吃完,人生無憾……
不過場面也並非都很溫馨,有幾處焦點,也令人感到有些心酸,就譬如李亞東他們前面的第五撥客人。
是一個父親和女兒,女兒穿著一套嶄新的大紅色連衣裙,腳踏小白鞋,頭上用卡通頭繩扎著雙馬尾,顯得精緻而可愛。
但她的父親,卻截然相反。
穿著一身髒兮兮、分不清原本顏色是白色,還是黃色的工裝服,腳上穿著一雙開了膠的解放鞋,亂糟糟的髮絲上甚至還沾染著一些白灰,黝黑而粗糙的手臂與小姑娘白皙而稚嫩的臉蛋,形成了強烈反差。
小姑娘顯得很興奮,臉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一雙大眼睛時不時朝旁邊的玻璃牆中看幾眼,情不自禁地吞嚥著口水。
她還太小,並不能很好的意識到,這頓午餐對於她父親來說,意味著要額外付出多少汗水。
“這頓午餐,她父親應該一口都不會碰。”蘇姑娘長嘆口氣,最見不得這種場景,眼睛都有些紅了。
李亞東哪裡不知道她心裡在想什麼,笑著說,“那你待會兒就多買點唄。”
“嗯。”蘇姑娘笑著點頭。
“東哥。”恰好這時,身後傳來一個聲音。
李亞東扭過頭去,望向齊龍,不明所以道:“怎麼了?”
齊龍卻也不說話,而是對他是個眼色後,然後眼神瞟向樓下。
順著他的目光,李亞東和蘇姑娘同時向樓下一望,一時間,心裡也是五味雜陳。
是一場爭執,但聲音並不大,若不仔細聽的話,並不容易聽見。
物件是一男一女,兩個孩子。
男孩子更大一些,約莫十五六歲的模樣,女孩子要小几歲,可能只有十二三歲的樣子。
且不提口音,單從相同的青布褲子配海魂衫與翠花襯衫的打扮上,就能知道是外鄉人。
“貴洲人。”李亞東也算走南闖北的人物,很多地方的方言都能聽懂一些,而且貴洲話其實也不是很難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