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蘭和趙大成這兩口子,也打算跟著先回去一趟。
倒也不可能直接就在京城住下。
事發突然,家裡還有很多事情還需要安排一下,不說別的,趙大成的父母,總該妥善安置吧?
老倆口願意來京城的可能性不大,不然李春蘭還真不介意,畢竟也一起生活了這麼多年,養條小狗在一起久了還有感情呢。
老李家的人性格或許有差,但對於父母的孝心,全都如出一撤。這與家庭背景有莫大關係。
李老漢死得早,胡秀英一個人帶著五個孩子,當年的日子是何等艱辛啊,家裡糧食不夠,吃的都留給孩子們,自己只吃糠菜糰子充飢,還說自己胃口不好。
這些看似平淡的事情,卻具有沉重的意義,孩子們或許當時還理解不了,但若干年後驀然回憶起,便永生不能忘懷。
父母的愛是如此偉大,每一對父母,都值得被善待。
老趙家的兩口子年齡都挺大,都過了花甲之年,原本把他們留在老家,別說趙大成,李春蘭都有些不太放心呢。趙大成的那個懶漢大哥,指定不能指望。
兩口子前幾天夜裡睡在床上,為這事兒還商量了好幾宿,終於也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要說老趙家現在的日子也算不錯,起了全村第一幢兩層紅磚樓,灶臺上也是頓頓不缺肉。老倆口平時在家,其實只差一個照應的人。
這人也指定不能是別人,還得是趙大成的那個懶漢大哥。
要按常理來說他確實不能指望,不過給點甜頭,倒也未必。
所謂的“甜頭”,就是那幢紅磚樓。
眼下有了京城這間大宅子,為了老人,兩口子倒也捨得。
決定回去跟那個懶漢約法三章,平時要把父母照料好,有個病病痛痛的,得及時送到鎮上的衛生所裡看,只要他能把二老照料好,等到二老“百年歸去”的那天,房子也就給他了。
不怕他不答應,否則以他那個懶惰性子,將來不靠孩子的話,這輩子恐怕都蓋不起樓房。
這是一筆他不能拒絕的財富,大概也是一顆很好的“治懶藥”。
反正照料得好與不好,終究瞞不住人,老倆口縱然不說實話,村裡人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李春蘭和趙大成倒也商量好了,要實在連這個法子都不行,那不管二老同不同意,硬拉也得拉到京城來。
“春蘭,你和大成打算什麼時候過來?”胡秀英不得不問一句,也好有個盼頭。
她已經跟小兒子商量好了,不回香港,就住在京城裡,用她的話說“這地方住著踏實”。
李亞東想想也就同意了,首都腹地,生活條件和醫療設施縱然比不了香港,但也不是國內其他地方可以比擬的。
當然,關鍵還在於他看得出來,他娘是真的喜歡這裡。望著院子裡的一草一木的眼神,是在太平山上從未有過的。
大不了多請個人照料,自己也常在這邊住住就好。
倒是李婷婷,為這事兒黏糊了她奶奶好幾天,最後幸好有個趙志強,用胡秀英的話說“你都是大人了,志強還是孩子呢,你說我是陪著他,還是陪著你?再說了,你小叔不是給你卡了嘛,你又不差錢,想奶奶了就飛過來住兩天唄。”
她倒也學會了“飛”這個時髦字,也知道飛機有多快。
望著苦逼的表弟趙志強,天天被一個凶神惡煞的漢子看得死死的,李婷婷還能說啥?
總不至於真跟他去計較吧?
也只能悶悶不樂的答應下來。
“娘,你放心吧,用不了多久的,頂多一個月,一準過來。”李春蘭笑嘻嘻地回話。
“哦,那就好,那就好。”胡秀英連連點頭,如果有可能,她真想幾個兒女一直陪在身邊才好。